[實用新型]一種海洋浮游生物的附著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86428.2 | 申請日: | 2012-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069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9-25 |
| 發明(設計)人: | 俞存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洋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 |
| 地址: | 316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洋 浮游生物 附著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海洋生物開發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適合海洋浮游生物附著的組件。
背景技術
近幾十年來,近海捕撈飛速發展,由于捕撈能力成倍增長,過度捕撈而沒有受到限制,加上破壞性的非法捕撈等原因,破壞了沿岸近海的生態平衡,已造成近海漁業資源的嚴重衰退。為了維持漁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采用人工方式對近海生態環境進行修復,其中,在近海漁場和漁業資源區投放人工魚礁是一種比較效果較為良好的辦法,人工魚礁可以營造出一個海洋生物的棲息環境,為海洋生物提供繁殖、生長、覓食和避敵的場所,達到保護、增殖和提高漁獲量的目的。
現有的人工魚礁,主要采用混凝土澆注或者鋼架結構,如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CN?201883597U,授權公告日2011年6月29日,公開的一種魚礁式多孔混凝土預制塊,所述預制塊由上、下兩部分構成,所述預制塊的上部的外形輪廓為長方體結構,長方體的一對側面上分別設置有能與另一預制塊相互嵌套的鍵和凹槽,長方體的縱向上設置有上下貫通的孔洞;所述預制塊的下部為4根支撐體,分別設置在長方體下表面的四個角處。又如中國專利授權公告號102599082A,公開的一種方形組合人工魚礁,它包括方形組合人工魚礁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組合人工魚礁本體由底部單元、中間柳條單元、中間單元及頂部單元所構成,所述底部單元、中間柳條單元、中間單元及頂部單元通過疊加并焊接連接而形成方形組合人工魚礁。但是,無論是采用混凝土澆筑還是鋼架結構,單個預制塊的成本已經很高,而要形成一定規模的魚礁需要大量的預制塊,其成本投入自然非常巨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魚礁制造成本較高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采用回收塑料瓶制造、成本低廉的海洋浮游生物的附著組件。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海洋浮游生物的附著組件,包括兩個旋向相同的螺旋單體構成的雙螺旋形的支架,所述的螺旋單體在豎直方向上從上到下曲率半徑逐漸減小,所述的支架上設有若干利用塑料瓶制成的外瓶體,所述的外瓶體水平布置且底部貫通,所述外瓶體通過瓶口的螺紋與螺旋單體螺紋連接。本實用新型中的外瓶體采用回收的廢舊塑料瓶制造而成,由于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廢舊塑料瓶數量巨大,完全可以滿足生產本實用新型的需求。相對與鋼筋混凝土高昂的生產成本,塑料瓶回收的價格也較為便宜,因此生產成本較低,而且制造過程也較為方便快捷。此外,現有技術中采用混凝土澆筑的魚礁,孔洞較少,空間利用率不高,如果要增加孔洞數量,則澆筑施工難度和成本均會大幅提高;采用鋼架結構的魚礁,在空間上無法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孔洞結構,對幼魚無法起到較好保護,聚魚效果不佳,而且鋼架結構的魚礁也更容易因海水腐蝕而導致結構崩潰,聚集魚群的功能大大降低。而本實用新型采用塑料瓶,不易被海水腐蝕,使用壽命更長。外瓶體的底部開口,形成孔洞,外瓶體沿著螺旋單體排列,相鄰的外瓶體之間形成間隙,內部空間較為復雜,可供為浮游生物進行附著,同時魚類可以利用的空間也大大增加,聚集魚群的能力較強。
作為優選,所述的支架上設有底部開口、瓶口封閉的孢子瓶,所述孢子瓶的所述的孢子瓶中設有若干孢子室以及將相鄰孢子室分隔的鐵片,所述的孢子室含有海藻培養基和海藻孢子。將本實用新型投入到海底時,海水可以進入到孢子瓶中靠近瓶底的孢子室中,孢子室內的海藻孢子大部分會釋放出來,在周圍的海底生長,而那些殘留在孢子室內的海藻孢子會利用海藻培養基中的養分生長,并伸出到瓶外,為魚類提供食物來源。由于鐵片將各個孢子室分離,并且能夠阻隔海水,而當鐵片接觸到海水時,會被海水慢慢腐蝕,經過一段時間后,將鐵片腐蝕穿孔,海水可以進入到下一個孢子室內,這樣每過一段時間就可以有海藻孢子釋放出來,海藻生長為魚類提供更多食物的同時,可以對周邊海底的生態進行長期的改善,有利于營造一個適合魚群生存的棲息地。
作為優選,所述的鐵片中心處的厚度為0.15至0.4mm,所述鐵片中心處的厚度小于邊緣處的厚度。鐵片根據使用的材質中碳和其它合金的含量略有不同,因此腐蝕量會有所差異,如采用Ni20Cr8鑄鐵材料制成的鐵片其一年的腐蝕量約為0.1mm,而腐蝕量較大的CrCu球墨鑄鐵一年腐蝕可達0.7mm,考慮到較為常用的材料如HT200鑄鐵其一年的腐蝕量為0.25mm,因此將鐵片中心厚度控制在0.15至0.4mm,這樣,鐵片的中心部分較薄,會先被海水腐蝕穿孔,而且每過一年就會有新的海藻孢子被釋放出來。鐵片邊緣較厚,能提供較高的強度,提高鐵片的密封能力,同時便于對鐵片進行安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洋學院,未經浙江海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8642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