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V型四氣門系列柴油機龍門式曲軸箱機體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682444.4 | 申請日: | 2012-12-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912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薛龍生;劉玉峰;瞿曉霞;陳正林;沈祖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柴油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F7/00 | 分類號: | F02F7/00 |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專利事務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 地址: | 226006***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門 系列 柴油機 龍門 曲軸 機體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V型四氣門系列柴油機龍門式曲軸箱機體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船用及陸用柴油機節(jié)能降耗、向大功率方向發(fā)展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此要開發(fā)輸出功率更大、更加節(jié)能環(huán)保、可靠性更好的新機型,必須設計出一種新型的機體,通過增加缸數(shù)并增大氣缸直徑使柴油機排量大大增加,同時采用四氣門氣缸蓋,開發(fā)大缸徑、大功率柴油機。為適應柴油機系列化的要求,機體主要結構基本類似,可滿足系列化開發(fā)V型8缸、V型12缸、V型16缸、V型20缸四氣門大功率柴油機的要求。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適應缸徑為150~180mm,并能配合四氣門氣缸蓋使用的V型柴油機龍門式曲軸箱機體。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V型四氣門系列柴油機龍門式曲軸箱機體,包括主軸承孔、冷卻水套、氣缸、曲軸箱內(nèi)通氣孔、機體V型夾角,其特征是:主軸承孔直徑等于或大于135mm。
采用圓形的冷卻水套,機體外模隨形呈波浪型,由飛輪端的總水道向各氣缸供水,為保證齒輪室端各氣缸的供水,同時通過機體兩側中部的補水孔向相應氣缸補充冷卻水,機體傳動端集成齒輪室,既可提高機體的剛度,同時又使機體結構更加緊湊。
為減少氣缸套的穴蝕,氣缸進水采用切向進水。
在每個氣缸內(nèi)布置有八個上氣缸蓋的水孔。
在V型夾角中間設有前后貫通的油道,除供應主軸瓦潤滑外,還供應左右凸輪軸孔、氣缸蓋和副油道冷卻噴嘴;在V型夾角中間油道的下方加工出安裝噴油冷卻活塞噴嘴的加工面,裝配冷卻噴嘴后供冷卻活塞用。
氣缸蓋螺栓的螺紋孔鼓包盡量向下延伸。主軸承蓋緊固絲對盡可能上移,以減小機體橫隔板平均應力,交叉布置的加強筋可承受更高的應力。
曲軸箱內(nèi)通氣孔設在機體齒輪室上。
機體上設有安裝噴油泵的圓弧面和螺紋孔。
機體V型夾角外側設有安裝發(fā)電機、淡水泵的孔及相應的安裝螺紋孔。
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合理,能適應缸徑150~180mm、多種行程和不同氣缸數(shù)的各種V型四氣門氣缸蓋柴油機使用,有較好的工藝繼承性,可滿足系列產(chǎn)品開發(fā),為新的高輸出功率柴油機的研制奠定了基礎。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實施例的一個橫截面圖。
圖2為實施例的冷卻水腔截面圖。
圖3為實施例的兩側面視圖。
圖4為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5為實施例的總布水道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缸徑150~180mm的?V型四氣門系列柴油機龍門式曲軸箱機體,配用整體式曲軸,安裝主軸承瓦的主軸承孔14,直徑≥135mm,采用高強度特殊螺柱將主軸承蓋固定在機體的螺紋孔12上。螺紋孔15用于油底殼的安裝。氣缸的冷卻水套8為圓形,機體外模9隨形呈波浪型,有較均勻的冷卻水腔,從總布水道21通往各個氣缸的分水道10向各氣缸供水,為保證齒輪室端各氣缸的供水,同時通過機體兩側中部的補水孔18向相應氣缸補充冷卻水。為減少氣缸套的穴蝕,氣缸進水采用切向進水。在每個氣缸內(nèi)布置有八個上氣缸蓋的水孔7。在V型夾角中間設有前后貫通的油道17,除供應主軸瓦潤滑外,還供應左右凸輪軸孔3、氣缸蓋和副油道冷卻噴嘴;在V型夾角中間油道的下方加工出安裝噴油冷卻活塞噴嘴的加工面13,裝配冷卻噴嘴后供冷卻活塞用。氣缸蓋螺栓的螺紋孔鼓包盡量向下延伸。曲軸箱內(nèi)通氣孔19設在機體齒輪室上。機體上設有安裝噴油泵的圓弧面20和螺紋孔5。機體V型夾角外側設有安裝發(fā)電機的孔16、淡水泵的孔11及相應的安裝螺紋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柴油機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南通柴油機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8244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