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助力型油缸內孔雙凹坑成型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77500.5 | 申請日: | 2012-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616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7 |
| 發明(設計)人: | 黃秉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飛波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22/02 | 分類號: | B21D22/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豪靖 |
| 地址: | 311254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助力 型油缸內孔雙凹坑 成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成型機,特別涉及一種助力型油缸內孔雙凹坑成型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要對油缸內孔打坑時,其穩定性較差,導致打坑精度低,坑孔粗糙,使產品質量下降。
中國專利201110259886.8?,公開一種帶法蘭油缸內孔加工專用夾具,包括床頭,所述夾具中間是通孔,夾具一端有與油缸法蘭端面相對應的圓盤形安裝端面,另一端是與床頭箱安裝面相對應的端面,在夾具與油缸法蘭端面的安裝端面設置有密封結構;所述夾具與油缸法蘭端面的安裝端面設置的密封結構是設置有0形圈槽,槽內安裝有O形密封圈;所述夾具與床頭箱的安裝端外徑尺寸比床頭箱錐面的最大尺寸小5mm,便于安裝;所述夾具內孔與最大規格待加工油缸內孔尺寸相當或略大。此夾具穩定性不高,加工出來的油缸內孔裝配精度相對較低,使用效果不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提高裝配精度,提升產品品質的助力型油缸內孔雙凹坑成型機。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一種助力型油缸內孔雙凹坑成型機,包括垂直推動臺,所述的垂直推動臺的左端設有推缸底板,所述的推缸底板中設有柱形型規,所述的柱形型規通過刀桿推缸相轉動,所述的推缸底板的一側設有打坑機構,所述的打坑機構包括下凹塊和上凹塊,所述的下凹塊與垂直推動臺相固定,所述的下凹塊的上方設有與之相匹配的上凹塊,所述的下凹塊與上凹塊形成夾緊口,所述的上凹塊上設有打坑柱,所述的柱形型規中設有與打坑柱相對應的坑孔,所述的垂直推動臺通過壓緊定位氣缸相推動。
?作為優選,所述的垂直推動臺上設有一對相間隔分布的打坑機構,所述的柱形型規中設有二個與打坑機構相對應的坑孔,所述的下凹塊與上凹塊通過立柱導軌相滑動。
?作為優選,所述的打坑柱與上凹塊間設有回位彈簧,所述的回位彈簧通過擋圈與上凹塊相固定。
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助力型油缸內孔雙凹坑成型機,結構緊湊,操作精度高,提升產品品質。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A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助力型油缸內孔雙凹坑成型機,包括垂直推動臺1,所述的垂直推動臺1的左端設有推缸底板2,所述的推缸底板2中設有柱形型規3,所述的柱形型規3通過刀桿推缸4相轉動,所述的推缸底板2的一側設有打坑機構,所述的打坑機構包括下凹塊5和上凹塊6,所述的下凹塊5與垂直推動臺1相固定,所述的下凹塊5的上方設有與之相匹配的上凹塊6,所述的下凹塊5與上凹塊6形成夾緊口7,所述的上凹塊6上設有打坑柱8,所述的柱形型規3中設有與打坑柱8相對應的坑孔9,所述的垂直推動臺1通過壓緊定位氣缸10相推動。所述的垂直推動臺1上設有一對相間隔分布的打坑機構,所述的柱形型規3中設有二個與打坑機構相對應的坑孔9,所述的下凹塊5與上凹塊6通過立柱導軌11相滑動。所述的打坑柱8與上凹塊6間設有回位彈簧12,所述的回位彈簧12通過擋圈13與上凹塊6相固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飛波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杭州飛波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7750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