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油箱用油霧凈化回收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75329.4 | 申請日: | 2012-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724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黃聯波;胡預;宋興洲;焦立軍;張克;馮小琴;單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N39/00 | 分類號: | F16N39/00;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箱 用油霧 凈化 回收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凈化裝置,具體屬于用于油箱油霧的油霧凈化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鋼鐵冶煉行業高爐鼓風供風系統多采用汽輪鼓風機驅動鼓風機或同步電動機驅動鼓風機給高爐提供冶煉冷風源,每臺套高爐鼓風機組都針對機組潤滑油系統配置了專用的潤滑油系統。其中潤滑油系統都配備了專門的潤滑油箱,通過潤滑油泵、調節閥等設備進行升壓、調壓后提供給機組軸瓦冷卻、潤滑用油。然而為保證油箱油霧的排除,使油箱內的油保持干凈,盡在油箱的頂部裝有排油霧風扇,使油箱中的油霧通過風扇排到大氣中,其不僅污染了環境,而且造成浪費,并由于空氣水分未隔離直接進入油箱而影響油的質量,甚至影響到設備的正常運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既能保證油的凈化,又能回收油霧中的油,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的油箱用油霧凈化回收裝置。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措施:
一種油箱用油霧凈化回收裝置,由與油箱連接輸油管、風扇組成,其特征在于:與輸油管連接有油凈化器,在油凈化器內裝有油過濾器,在油過濾器上裝有帶均布通孔的油筒,在油筒的周圍的油過濾器上裝有吸附劑;在油凈化器內的上部裝有一級油霧過濾器;風扇裝在油凈化器頂端;在油凈化器頂部連接油霧排出管,在油霧排出管上連接二級油霧過濾器,在油霧排出管的下端連接回收器;在油凈化器的下端與油箱之間相通連接有回收排油管。
其特征在于:吸附劑的高度不超過輸油管的高度。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在于既能保證油的凈化,又能回收油霧中的油,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且各過濾器更換拆裝方便,易操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輸油管,2—風扇,?3—油凈化器,4—油過濾器,5—通孔,6—油筒,7—吸附劑,8—一級油霧過濾器,9—油霧排出管,10—二級油霧過濾器,11—回收器,12—回收排油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做進一步描述:
一種油箱用油霧凈化回收裝置,由與油箱焊接連接的輸油管1、風扇2組成。與輸油管1相通連接油凈化器3;在油凈化器3內通過螺栓連接油過濾器4,在油過濾器4上采用焊接或插入式連接帶均布的通孔5的油筒6,在油筒6的周圍的油過濾器4上裝有吸附劑7,吸附劑7的裝入高度不超過輸油管1的水平高度為宜;在油凈化器3內的上部通過螺栓連接一級油霧過濾器8;風扇2裝在油凈化器3的頂端;在油凈化器3頂部相通焊接連接油霧排出管9,在油霧排出管9上通過螺栓連接二級油霧過濾器10,在油霧排出管9的下端相通焊接連接回收器11;在油凈化器3的下端與油箱之間相通焊接連接回收排油管12。
吸附劑7為顆粒狀。
使用原理
自油箱經輸油管1的進入油凈化器3內,經吸附劑7吸附油中的雜質后通過通孔5進入到油筒6內,并經油過濾器4過濾后,再經回收排油管12進入油箱中;油霧上升經一級油霧過濾器8,在風扇2的作用下,通過油霧排出管9進入二級油霧過濾器10進行再次過濾凈化,然后進入到回收器11進行回收。
本實施例僅為例舉,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性實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未經武漢鋼鐵(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7532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木塑空心鋪板及制作其的擠出模具
- 下一篇:一種定量注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