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浮動加濕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75304.4 | 申請日: | 2012-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558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決源;肖永瑞 | 申請(專利權)人: | 歐蘭普電子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6/12 | 分類號: | F24F6/12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誠得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賴開慧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門市火炬高***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浮動 加濕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霧化加濕設備,尤其是一種浮動加濕器。
背景技術
?加濕器作為改善室內空氣濕度的日常生活用品,已被廣泛應用在辦公室、臥室等室內場所。現有的加濕器一般具有水箱及霧化槽,在水箱出水口與霧化槽進水口之間通過導水孔或導水槽連通,且水箱的出水口一般設置于該水箱下部,利用水的重力產生壓力使水進入霧化槽進而達到向空氣中釋放水分子的目的。而上述技術方案中水箱的進水口在其下方,導致向水箱注水時需將水箱取下,注滿水后倒扣入加濕器本體上,注水步驟繁瑣,結構及操作復雜,且采用上述方式的加濕器外形尺寸較大,限制了加濕器的適用范圍,且設備制造成本較高。
中國專利201120129171.6公開一種加濕器,該加濕器包括機體上部、機體下部及浮力件,機體上部與機體下部連接,構成加濕器的主體,浮力件與機體上部連接,且位于機體上部靠近機體下部的連接處,且該浮力件內部設置有水霧發生器。上述加濕器還需外配有儲水容器才能達到霧化效果,操作較為繁瑣復雜,霧化效果不佳。
由此,本發明人考慮對現有加濕器結構進行改進,本案由此產生。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快捷、室內加濕效果好及成本低的浮動加濕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浮動加濕器,該加濕器包括外罩及具有容水腔的底座,所述底座與外罩套接并形成該加濕器外殼,所述底座內設置有浮動霧化組件,所述浮動霧化組件包括與底座內徑相匹配的浮動環及設置于浮動環內側的霧化件。
進一步,所述霧化件通過連接肋與浮動環連接,該霧化件內部具有霧化片。
進一步,所述外罩上端面上設置有出霧口,該出霧口具有一蓋子,該蓋子上設置有出霧孔。
進一步,所述出霧孔及出霧口均與霧化件位置相匹配形成出霧通道。
進一步,所述外罩開口端周側設置有固定卡口,且該固定卡口與底座下部的凸塊配合卡接固定。
更進一步,所述浮動環周側設置有讓位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優點:
1、本發明人將加濕器的外殼設計為套件,該套件為外罩及具有容水腔的底座,在底座內設置有浮動霧化組件,上述底座的開口面向上放置,可直接取下外罩向底座內注水即可,注水方便快捷,且套件形式減小加濕器外形尺寸,拓寬其使用范圍;
2、本新型設置于底座內部的浮動霧化組件包括浮動環及通過連接肋與浮動環連接的霧化件,上述的底座為本新型本身具有的儲水容器無需外配;
3、因只有確保霧化件在水中形成固定水位才能達到最佳霧化效果,上述浮動件的中間位置與水平面相重合,而所述霧化件與浮動環中間位置具有一定距離,使得霧化件浸泡于水下一定距離,確保本新型具有最佳的霧化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分解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浮動霧化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浮動霧化組件結構正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請參閱圖1及圖2所示,一種浮動加濕器,該加濕器包括外罩1及具有容水腔的底座2,所述底座2與外罩1套接并形成該加濕器外殼,所述底座2內設置有浮動霧化組件3,所述浮動霧化組件3包括與底座內徑相匹配的浮動環31及設置于浮動環31內側的霧化件32,且該霧化件32通過連接肋33與浮動環31連接,該霧化件32內部具有霧化片,該霧化件32一側設置有與其內部連通的導線34。
外罩1上端面上設置有出霧口11,該出霧口11具有一蓋子12,該蓋子12上設置有出霧孔121,所述出霧孔121及出霧口11均與霧化件32位置相匹配形成出霧通道。外罩1開口端周側設置有固定卡口13,且該固定卡口13與底座2下部的凸塊21配合卡接固定。
更進一步,為了浮動環31方便維護及維修在其周側設置有讓位孔311,可方便的將浮動環取出。
如圖3所示,達到最佳的霧化效果的條件是霧化件浸在水下3cm位置,因此浮動環31中間位置與底座內水平面重合,而霧化件32與浮動環31中間位置之間距離為3cm,確保本新型中的霧化件32在與水面保持3cm距離,進而本新型具有較佳的霧化效果。
以上所記載,僅為利用本創作技術內容的實施例,任何熟悉本項技藝者運用本創作所做的修飾、變化,皆屬本創作主張的專利范圍,而不限于實施例所揭示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歐蘭普電子科技(廈門)有限公司,未經歐蘭普電子科技(廈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7530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