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單片機的電梯門機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71454.8 | 申請日: | 2012-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483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明(設計)人: | 文涵靈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卓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B13/14 | 分類號: | B66B13/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單片機 電梯 控制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梯控制系統,具體的說,是基于單片機的電梯門機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電梯的門機系統是電梯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子系統。門機系統性能的優劣直接關系到整個電梯系統能否正常地運行。所以說,對門機系統的設計開發及制造是電梯系統設計開發及制造的一個關鍵環節。在目前的工程實踐中,交流電機的變頻調速策略主要有兩種方法,即正弦脈寬調制方法和空間矢量脈寬調制方法。其中正弦脈寬調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就是用正弦波和高頻三角載波比較產生脈沖寬度解調脈沖序列:當基波高于三角載波時,相應的開關器件導通,反之,當基波低于三角載波時,相應的開關器件截止。產生的脈沖寬度解調脈沖序列作為逆變器功率開關器件的驅動控制信號。但目前的門機系統還大多存在成本高,控制不夠靈活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單片機的電梯門機控制系統,成本低,控制靈活,可靠性高。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基于單片機的電梯門機控制系統,包括單片機,以及連接在單片機上的門機控制信號模塊,門機狀態輸出模塊、只讀存儲器、調試器、變頻電路、位移脈沖檢測模塊。所述的單片機為8XC196MC單片機,性價比高,內設波形發射器。
基于單片機的電梯門機控制系統還包括異步電機,所述的異步電機通過變頻電路與單片機相連接,異步電機還與位移脈沖檢測模塊相連接。位移脈沖檢測模塊能夠實時監測異步電機的脈沖,將異步電機的工作狀態傳遞給單片機。
所述的變頻電路包括功率驅動芯片,以及G極分別連接在功率驅動芯片上的金氧半場效晶體管Q1、金氧半場效晶體管Q2、金氧半場效晶體管Q3、金氧半場效晶體管Q4金氧半場效晶體管Q5、金氧半場效晶體管Q6,金氧半場效晶體管Q1的S極和金氧半場效晶體管Q4的D極相連,并與異步電機的U相引腳及功率驅動芯片相連接;金氧半場效晶體管Q2的S極和金氧半場效晶體管Q5的D極相連,并與異步電機的V相引腳及功率驅動芯片相連;金氧半場效晶體管Q3的S極和金氧半場效晶體管Q6的D極相連,并與異步電機的W相引腳及功率驅動芯片相連;金氧半場效晶體管Q1、金氧半場效晶體管Q2、金氧半場效晶體管Q3的D極相連并接向電源;金氧半場效晶體管Q4、金氧半場效晶體管Q5、金氧半場效晶體管Q6的S極相連與電容和電源串聯。所述的功率驅動芯片為IR2130芯片。
基于單片機的電梯門機控制系統還包括與單片機相連接的紅外線感應模塊。紅外線感應模塊可以對門口是否有人正在進入電梯進行監測,并傳遞信號給單片機,控制電梯門的開啟和閉合。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采用8XC196MC單片機作為微處理器,成本低廉,性能高,內設波形發生器,可以產生脈沖寬度調制脈沖,不必擴展專門的脈沖寬度調制波形發生模塊和外部存儲器。
(2)本實用新型采用的變頻電路結構簡單,且克服了傳統驅動器需要多路隔離電源的缺點。
(3)本實用新型將正弦脈寬調制方法和硬件相結合,提高了異步電機的工作效率,使得調速效果更加理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框圖。
圖2為變頻電路的電路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如圖1所示,由單片機,以及連接在單片機上的門機控制信號模塊,門機狀態輸出模塊、只讀存儲器、調試器、變頻電路、位移脈沖檢測模塊組成。本實用新型采用的單片機為8XC196MC單片機。
在電梯工作時,單片機通過門機控制信號模塊接收到各種信號,如優先開門信號、快關門信號、開門信號、關門信號等,這些信號是由人發出的命令。單片機接受道命令后,通過變頻電路來控制異步電機。變頻電路的結構如圖2所示,由功率驅動芯片,以及G極分別連接在功率驅動芯片上的金氧半場效晶體管組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卓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卓程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7145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