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鋼管的自動連續內孔拋光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71391.6 | 申請日: | 2012-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9231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31 |
| 發明(設計)人: | 張茂銀;張茂財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張氏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29/08 | 分類號: | B24B29/08 |
| 代理公司: | 青島聯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7227 | 代理人: | 段秀瑛;王中云 |
| 地址: | 2660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鋼管 自動 連續 拋光機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內孔拋光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鋼管的自動連續內孔拋光機。
對于細長不銹鋼管的內壁拋光問題,一般有三種手段:電解拋光、離心拋光和磁力拋光。其中,電解拋光前必須進行機械拋光以去除氧化皮,同時電解拋光一般要求內壁粗糙度為Ra0.4μm,而離心拋光和磁力拋光二者只能實現微量切削,不適合大切削量、大批量的細長不銹鋼管的拋光,效率又比較低。因此,對于細長不銹鋼管的內壁拋光問題,機械方法仍然是最好的加工方法。
現有的鋼管內孔拋光機,主要由機架,固設于機架一端的用于夾持且帶動鋼管轉動的旋轉卡具,及固設于機架另一端的鋼筋拋光體構成。將鋼管套在鋼筋拋光體外,旋轉卡具卡緊鋼管旋轉,使得鋼管內孔孔壁被鋼筋拋光體摩擦拋光。這種結構的鋼管內孔拋光機存在以下幾個缺陷:(1)拋光效率低,因為每次只能拋光鋼管的一端,拋光鋼管的另一端還需要調頭;(2)由于拋光時拋光體與不銹鋼管在軸向方向上相對靜止,鋼管內壁在拋光后會產生臺階,增加了其在使用時內部流體的流動阻力;(3)在拋光過程中需配備專門的工作人員用于鋼管的上料和下料,將低了生產效率。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將鋼管內孔拋光機中所存在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用于鋼管的自動連續內孔拋光機,這種內孔拋光機實現了鋼管的自動連續上料和下料,提高了拋光效率,且內孔孔壁在拋光后不會產生臺階。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用于鋼管的自動連續內孔拋光機,包括機架以及機架上部的工作臺,所述機架內部設有電控裝置和液壓裝置,所述工作臺上設有固定裝置、試樣運送裝置和拋光裝置,所述電控裝置通過液壓裝置與固定裝置、試樣運送裝置和拋光裝置分別相連。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壓料上模和壓料下模,所述壓料上模的上方設有壓料油缸;所述試樣運送裝置包括進料盤、接料盤和位于二者之間的連接板;所述拋光裝置包括拋光電機和設于拋光電機前端的拋光軸。所述壓料上模和壓料下模分別位于連接板的上側和下側,所述拋光電機位于連接板的前方。所述進料盤的下方設有頂出油缸;所述連接板為具有一定傾斜角度的鋼板,所述連接板靠近進料盤的一端高于靠近接料盤的一端。所述壓料下模的頂端穿過連接板而位于連接板的上方,所述壓料下模的頂端設有半圓形的凹槽,所述凹槽與拋光軸高度一致;所述壓料下模的下方設有卸料油缸;所述固定裝置還包括定位桿,所述定位桿位于連接板的后方,所述拋光電機遠離連接板的一端設有推拉油缸。
優選的是,所述壓料下模靠近拋光軸的一端設有導向套,所述導向套、拋光軸和凹槽的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
優選的是,所述導向套為喇叭狀的鋼管,所述導向套靠近拋光軸的一端為大口徑端,所述導向套靠近凹槽的一端為小口徑端;所述導向套最窄處的直徑不小于拋光軸的直徑。
優選的是,所述導向套最窄處的直徑等于鋼管的直徑。
優選的是,所述卸料油缸上部設有用于將凹槽中的鋼管頂出的頂料桿,所述壓料下模的下端設有與頂料桿形狀匹配的通透凹孔。
優選的是,所述卸料油缸上部設有用于將凹槽中的鋼管頂出的頂料桿,所述壓料下模的下端設有與頂料桿形狀匹配的通透凹孔。
優選的是,所述頂料桿與通透凹孔均沿凹槽的長度方向分布,所述頂料桿與通透凹孔的數量一致,均為3?5個。
優選的是,所述拋光電機的下方設有直線導軌,所述拋光電機通過滑臺與直線導軌滑動相連;所述定位桿遠離連接板的一側設有定位油缸,所述定位油缸的另一側設有調節手輪,所述定位桿與調節手輪相連。
優選的是,所述電控裝置包括控制盤和四個感應開關;所述直線導軌上設有用于限定拋光電機行程的感應開關I和感應開關II,所述感應開關I和感應開關II均安裝在感應開關支架上;所述壓料上模的一側設有感應開關III,所述定位桿的上方設有感應開關IV;所述感應開關III用于控制推拉油缸的開關;所述感應開關IV用于控制壓料油缸的開關。
優選的是,所述壓料下模由內層的聚氨酯和外層的鋼材組成,所述凹槽位于內層的聚氨酯部分。
優選的是,所述頂料油缸和卸料油缸的油管并聯,同時啟動和關閉。
優選的是,所述凹槽的直徑不小于鋼管的外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張氏機械有限公司,未經青島張氏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7139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雙端面磨床專用夾緊裝置
- 下一篇:切割機自動調速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