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動汽車的雙機芯輪轂電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68744.7 | 申請日: | 2012-1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2710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嚴安照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旺得福車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16/04 | 分類號: | H02K16/04 |
| 代理公司: | 紹興市越興專利事務所 33220 | 代理人: | 蔣衛東 |
| 地址: | 312366 浙江省紹興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汽車 雙機 輪轂 電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汽車輪轂電機,具體涉及一種電動汽車的雙機芯輪轂電機,屬于電動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的電動汽車輪轂電機通常為單機芯結構,即其內只設置一組轉子磁鋼和與轉子磁鋼相對于的一組定子。采用該單機芯輪轂電機的電動汽車在爬坡時速度較慢,同時,在爬坡時電流較大,這樣會縮短電池的使用壽命。
因此,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確有必要提供一種具有改良結構的電動汽車的雙機芯輪轂電機,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所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爬坡性能好且節能環保的電動汽車的雙機芯輪轂電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電動汽車的雙機芯輪轂電機,其包括轉子鐵圈、輪轂端蓋、碟剎端蓋、第一定子、第一磁鋼、第二定子、第二磁鋼、電機軸以及引出線;其中,所述輪轂端蓋、碟剎端蓋分別固持于轉子鐵圈的兩端;所述第一磁鋼和第二磁鋼并排安裝于轉子鐵圈內;所述電機軸上固定有所述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所述第一定子和第一磁鋼相對設置;所述第二定子和第二磁鋼相對設置;所述電機軸上設有穿線孔,所述引出線穿過所述穿線孔,并分別與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電動汽車的雙機芯輪轂電機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電機軸通過一對軸承支撐于輪轂端蓋、碟剎端蓋上;于各軸承的一側設有一油封。
本實用新型的電動汽車的雙機芯輪轂電機還設置為:所述電機軸和第一定子、第二定子采用平鍵固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的電動汽車的雙機芯輪轂電機采用兩組定子和兩組磁鋼,其起動轉矩及爬坡性能可提升一倍,使汽車在最短時間內達到最高車速;
2.?本實用新型的電動汽車的雙機芯輪轂電機在平坦路面或達到最高車速行駛時,只需給電機其中一組機芯供電,使汽車用電量降低一半,即滿足了汽車行駛要求,同時又達到節能環保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電動汽車的雙機芯輪轂電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說明書附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電動汽車的雙機芯輪轂電機,其由轉子鐵圈1、輪轂端蓋2、碟剎端蓋3、第一定子4、第一磁鋼5、第二定子6、第二磁鋼7、電機軸8以及引出線9等幾部分裝配而成。
其中,所述輪轂端蓋2、碟剎端蓋3分別固持于轉子鐵圈1的兩端。所述第一磁鋼5和第二磁鋼7并排安裝于轉子鐵圈1內。
所述電機軸8通過一對軸承10支撐于輪轂端蓋2、碟剎端蓋3上;于各軸承10的一側設有一油封11,從而增強該輪轂電機的密封性能。所述電機軸8上固定有所述第一定子4和第二定子6,使第一定子4和第一磁鋼5相對設置,第二定子6和第二磁鋼7相對設置。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電機軸8和第一定子4、第二定子6采用平鍵12固定,也可采用過盈配合等其他方式固定。
進一步的,于所述電機軸8上設有穿線孔81,所述引出線9穿過所述穿線孔81,并分別與第一定子4和第二定子6連接,從而能夠單獨對第一定子4或第二定子6供電,或者同時對第一定子4和第二定子6供電。
以上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創作,凡在本創作的精神及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創作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旺得福車業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旺得福車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6874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全陶瓷軸承的LNG低溫潛液泵
- 下一篇:具有油路循環的馬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