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壓泵的柱塞驅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65712.1 | 申請日: | 2012-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0919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孫立源;梁創記;殷恭仁;許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聚能高壓泵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9/02 | 分類號: | F04B9/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閆俊芬 |
| 地址: | 300402 天津市北辰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壓泵 柱塞 驅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高壓柱塞泵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高壓泵的柱塞驅動裝置。
背景技術
在往復泵中,曲軸是把原動機的旋轉轉化為柱塞的往復運動,曲軸是作為整體來傳遞動力的,它用于各種類型的聯數和尺寸不同的往復泵,尤其在中小型多聯泵中應用極為普遍,但是曲軸加工難度大造價高;同時因曲柄錯角為120度的三拐兩支撐曲軸不能簡化成平面曲軸,故受力狀況極為復雜,在同等條件下顯得粗笨,裝配維護也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高壓泵的柱塞驅動裝置。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高壓泵的柱塞驅動裝置,包括上軸承板,與所述的上軸承板可旋轉連接的主軸以及一個與主軸固定連接的中間傳動盤和兩個與主軸保持傳動連接的側傳動盤,所述的中間傳動盤和側傳動盤上分別固定地設置有傳動桿,所述的傳動桿與連桿大頭軸可旋轉連接。
所述的中間傳動盤和側傳動盤分別包括中心與上軸承板可旋轉連接的圓盤以及沿圓盤徑向向外凸出形成的凸耳,所述的傳動桿垂直地設置在凸耳之上。
所述的中間傳動盤和側傳動盤設置在上軸承板同側。
所述的兩個側傳動盤分別與從圓柱齒輪同軸設置并固定連接,所述的從圓柱齒輪同時與設置在主軸上的主圓柱齒輪嚙合連接。
所述的側傳動盤和從圓柱齒輪分居上軸承板兩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柱塞驅動裝置,采用傳動盤替代曲軸,簡化了結構,剛度和強度較好,可承受較大的柱塞力,通過調節傳動盤軸心與連桿軸所在的軸心的距離,可以直接調節柱塞行程,且任意改變其中一個或兩個傳動盤的中心距,另外的傳動盤不受影響,即可實現三個柱塞具有不同的行程以滿足特定需求。尤其適用于中、小型高壓柱塞泵,更實用于兩種以上、且配比不同的介質。
附圖說明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高壓泵的柱塞驅動裝置,包括上軸承板1,與所述的上軸承板可旋轉連接的主軸2以及一個與主軸固定連接的中間傳動盤和兩個與主軸保持傳動連接的側傳動盤,所述的中間傳動盤和側傳動盤上設置有傳動桿4,所述的傳動桿與連桿大頭軸可旋轉連接。
具體地說,所述的兩個側傳動盤與從圓柱齒輪5分別固定連接在從動軸6兩端,該從動軸中心處與上軸承板可旋轉連接,即將側從動盤和從圓柱齒輪同軸設置分居上軸承板兩側,同時兩個從圓柱齒輪5同時與設置在主軸上的主圓柱齒輪3嚙合連接,當主軸被驅動轉動時,主圓柱齒輪和中間傳動盤隨之轉動,同時兩個從圓柱齒輪因為與主圓柱齒輪的嚙合連接而轉動,繼而兩個側傳動盤發生轉動,傳動盤的轉動即帶動連桿上下運動最終實現柱塞的上下運動。
其中,中間傳動盤和側傳動盤的結構相同且依次錯開120°設置,下面將以傳動盤代稱中間傳動盤和側傳動盤。優選地,所述的傳動盤9包括中心與上軸承板可旋轉連接的圓盤90以及沿圓盤徑向向外凸出形成的凸耳91,所述的傳動桿4垂直地設置在凸耳之上。同時在圓盤上形成有與所述的凸耳對應的弧形凹槽以避免旋轉時凸耳與其相鄰的傳動盤發生干涉,將傳動桿偏心地設置在凸耳之上,增大了其旋轉半徑,提高了柱塞行程。
綜上所示,本發明將曲軸換為三個傳動盤的分體式傳動結構,該結構具有結構緊湊,易于加工,成本造價低,便于組裝及維修調試。其受力狀況可簡化為單支撐的簡支梁,剛度和強度較好,在幾何尺寸相同的情況下,可承受較大的柱塞力,通過調節傳動盤軸心與連桿軸所在的軸心的距離,可以直接調節柱塞行程,同時因為各傳動盤之間的相對位置,已由主軸上的圓柱齒輪和鍵確定好,當需要不同的流量時,在不改變柱塞的情況下,更換不同規格的傳動盤即可實現流量改變,更近一步地,該機構的優點在于任意改變其中一個傳動盤的傳動盤軸心與連桿軸所在的軸心的距離,另兩個傳動盤不受影響,即使三個柱塞以不同的速度輸出,達到三個柱塞不同的沖次以滿足特定需求。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聚能高壓泵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市聚能高壓泵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6571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演進分組系統中PMIPv6的實現方法
- 下一篇:一種智能信息發布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