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架支撐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64966.1 | 申請日: | 2012-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474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明(設計)人: | 劉軍;郭占元;王金;紀玉芬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65/12 | 分類號: | B62D6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桑傳標;黃志興 |
| 地址: | 102206***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架 支撐 裝置 | ||
1.一種車架支撐裝置,該車架支撐裝置包括上橫桿(10)和支撐在該上橫桿(10)兩端的支腿(2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橫桿(10)的兩端設置有凸出于該上橫桿(10)的上表面的限位耳(30),使車架能夠被限制在所述上橫桿(10)兩端的所述限位耳(30)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架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車架支撐裝置還包括防滑墊塊(40),該防滑墊塊(40)通過緊固件可拆卸地設置在所述上橫桿(10)的上表面上,且所述限位耳(30)凸出于所述防滑墊塊(40)的上表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架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支腿(20)都包括基座(21)和能夠相對于該基座(21)向上或向下移動的活動桿(22),所述上橫桿(10)與所述活動桿(22)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架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桿(22)向上延伸超過所述上橫桿(10)的上表面,且所述活動桿(22)超出所述上橫桿(10)的上表面的部分形成為所述限位耳(30)。?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架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車架支撐裝置還包括調節螺栓(50),所述基座上設置有多組第一調節孔(60),該多組第一調節孔(60)沿所述基座(21)的高度方向間隔排列,所述活動桿(22)上設置有至少一組第二調節孔(70),所述調節螺栓(50)能夠穿過任意一組所述第一調節孔(60)和任意一組所述第二調節孔(70),以將所述活動桿(22)和所述基座(21)相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架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每組所述第一調節孔(60)包括兩個所述第一調節孔(60),每組所述第二調節孔(70)包括兩個所述第二調節孔(70)。?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車架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1)包括中間桿(21a)和多個支撐桿(21b),所述中間桿(21a)與所述活動桿(22)相連,每個所述支撐桿(21b)的一端與所述中間桿(21a)相連,另一端朝向遠離所述支撐桿(21b)的方向向下延伸。?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架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個支撐桿(21b)中,任意相鄰兩個支撐桿(21b)之間的夾角均為同一值;和/或每個所述支撐桿(21b)與所述中間桿(21a)之間的夾角均相等。?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架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車架支撐裝置還包括下橫桿(80),該下橫桿(80)將兩個所述中間桿(21a)相連。?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架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桿(21a)包括第一底板(211)和設置在該第一底板(211)兩側的第一側板(212),所述第一調節孔(60)形成在所述第一底板(211)上,所述活動桿(22)限制在兩個所述第一側板(212)之間。?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車架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桿(22)包括第二底板(22a)和設置在該第二底板(22a)兩側的第二側板(22b),所述第二調節孔(70)形成在所述第二底板(22a)上,所述第一底板(211)的至少一部分與所述第二底板(22a)的至少一部分相貼合。?
12.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車架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個所述基座(21)設置有加強桿(90),該加強桿(90)連接相鄰兩個所述支撐桿(21b)。?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6496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摩托車的組合式防震大貨架
- 下一篇:一種寬電源電壓工作的低噪聲放大器偏置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