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干法造粒機碎粒輪整粒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61824.X | 申請日: | 2012-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624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林德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明天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2/20 | 分類號: | B01J2/2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鄭書利 |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干法造粒機碎粒輪整粒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干法造粒機械,具體涉及一種干法造粒機的整粒裝置。?
背景技術
干法造粒機應用于顆粒產品的生產,主要包括上料裝置、喂料裝置、壓片裝置、碎粒裝置、整粒裝置、分篩裝置等部分,其中整粒裝置的作用是對碎粒后的物料進行整粒,產出規定大小的合格顆粒產品。目前,市場上通用的干法制粒機的整粒裝置是采用搖擺式結構,搖擺式結構的整粒裝置安裝空間大,結構復雜;篩網更換麻煩,而且刮刀容易對篩網造成磨損,使用壽命短;另外搖擺式結構的整粒裝置還存在整粒效果差,生產效率低的缺點。特別是絲編織篩網的柔軟性,當用于較硬的礦物質產品整粒時就力不從心。?
發明內容
鑒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于提供一種整粒效果好,整粒效率高,五個碎粒輪換位使用可輕易完成三種規格顆粒的整粒并可精細控制整粒顆粒大小的干法造粒機碎粒輪整粒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
干法造粒機碎粒輪整粒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整粒箱內呈上中下平行設置的五根整粒軸,上面一根整粒軸用于安裝1#碎粒輪,中間左邊的一根整粒軸用于安裝2#碎粒輪,中間右邊的一根整粒軸用于安裝3#碎粒輪,下面左邊的一根整粒軸用于安裝4#碎粒輪,下面右邊的一根整粒軸用于安裝5#碎粒輪,1#碎粒輪和2#碎粒輪之間形成一次整粒通道,2#碎粒輪和3#碎粒輪之間形成二次整粒通道,4#碎粒輪和5#碎粒輪之間形成三次整粒通道。
上述技術方案的整粒裝置,結構簡單緊湊,安裝空間小,通過碎粒輪之間的相互碾壓來對物料進行整粒,并最多能同時進行三道整粒程序,整粒效果好,整粒效率高,且避開了現有搖擺式整粒技術中存在的刮刀和篩網磨損,提高使用壽命;另外關鍵的一點是沒有了絲編織篩網柔軟性的限制,可以很好地對較硬的礦物質產品進行整粒并取得良好的整粒效果。?
所述碎粒輪的外圓周面設置尖齒和齒槽,相鄰碎粒輪的尖齒相互錯開,相鄰碎粒輪的尖齒與齒槽正對。整粒輪的尖齒設計能更有效的粉碎較硬顆粒,提高較硬礦物質產品的整粒效率。作為優選,所述尖齒的齒尖夾角為15°~60,所述齒槽的深度為0.5~3mm。?
本實用新型通過控制碎粒輪中心距和五個碎粒輪換位使用,可輕易完成三種規格顆粒的整粒并可精細控制整粒顆粒大小。具體方案如下:?
碎粒輪中心距的控制:1#碎粒輪和2#碎粒輪之間的中心距為A+1mm,1#碎粒輪和3#碎粒輪之間的中心距為A+1mm,2#碎粒輪和3#碎粒輪之間的中心距為A?mm,2#碎粒輪和4#碎粒輪之間的中心距為A+0.8mm,3#碎粒輪和5#碎粒輪之間的中心距為A+0.8mm,4#碎粒輪和5#碎粒輪之間的中心距為A?mm。
對于30目顆粒的整粒:1#碎粒輪的外徑為A+0.5mm,5#碎粒輪的外徑為A+1mm,?2#碎粒輪、3#碎粒輪和4#碎粒輪的外徑為Amm。其中,1#碎粒輪和2#碎粒輪相互碾壓進行第一步較粗整粒;2#碎粒輪和3#碎粒輪相互碾壓進行第二步較細整粒;4#碎粒輪和5#碎粒輪相互碾壓進行第三步最細整粒,整個過程完成30目大小顆粒的整粒,控制精細、平穩、高效。?
對于20目顆粒的整粒:1#碎粒輪的外徑為A+1mm,5#碎粒輪的外徑為A+0.5mm,2#碎粒輪、3#碎粒輪和4#碎粒輪的外徑為Amm。與30目顆粒的整粒相比,只是將1#碎粒輪和5#碎粒輪進行換位即可輕松實現。?
對于10目顆粒的整粒:4#碎粒輪和5#碎粒輪不安裝,1#碎粒輪的外徑為A+0.5mm,2#碎粒輪和3#碎粒輪的外徑為Amm。與30目顆粒的整粒相比,只是將4#碎粒輪和5#碎粒輪進行卸除即可輕松實現。?
附圖說明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圖,
圖2為相鄰碎粒輪安裝時尖齒與齒槽的位置關系圖,
圖3為30目顆粒整粒時各碎粒輪的安裝示意圖,
圖4為20目顆粒整粒時各碎粒輪的安裝示意圖,
圖5為10目顆粒整粒時各碎粒輪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表示了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施例,下面再結合附圖進一步描述其實施例的各有關細節及其工作原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明天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浙江明天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61824.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