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向下輸送混凝土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59711.6 | 申請日: | 2012-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899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孫亞峰;王家新;陳幼林;劉旭生;范金生;符運超;趙勇;劉延龍;王瑞萍;鄭邦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二十三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二十三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5/04 | 分類號: | E02D15/04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師事務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蕓;韓洋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向下 輸送 混凝土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送混凝土的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向下輸送混凝土的裝置。
背景技術
對樁基充混凝土的泵送砼常規方法,是采用由下至上或者水平高差較小的地勢進行施工,不易堵管,但是由于施工地段的地理條件限制,某些樁基與泵車相距高差較大,只能由上至下進行輸送砼,施工過程中由于高差較大,直線泵管過長及本身的泵送壓力的問題,存在著較大的施工難度及質量隱患,其主要原因如下:
1、向下輸送混凝土時,輸送管內的混凝土不易保持連續狀態運動,即在泵送過程中,混凝土本身自落的速度超過輸送泵的泵送速度,會造成混凝土自流而形成離析,容易出現堵管的情況;
2、在停泵過程中,混凝土因自重自流并在管道中形成空氣柱,空氣柱相當于一段彈簧,重新啟動泵送以后,空氣柱將泵送壓力吸收,容易因泵送不動而卡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管道中混凝土的不易離析、堵管的向下輸送混凝土的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向下輸送混凝土的裝置,包括泵車,所述泵車的泵口連接有豎直向下延伸的泵送管,所述泵送管上設置有迂回彎道,所述迂回彎道的進口端和出口端同軸設置于泵送管上,所述迂回管道向泵送管的側向延伸。
采用這樣的結構,通過設置沿泵送管側向延伸的迂回管道,改變原來僅沿豎直方向向下延伸的泵送管的流向,從而避免了混凝土無阻力隨自重降落,增加混凝土阻力,防止管內混凝土流速過快而離析、漏空。
優選的,所述迂回彎道由四個直角彎頭依次連接,首、尾兩個直角彎頭的端部與泵送管同軸連接。采用這樣的結構,通過四個直角彎頭相互拼接形成的類似于“C”字形的折回結構,混凝土在此段迂回彎道中減速并蓄積,在避免因自重墜速大于泵送速度而離析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實度,加大了混凝土與管壁之間的摩擦力。
優選的,所述相鄰兩個直角彎頭之間設置有直管,與首、尾兩個直角彎頭相接的直管沿橫向延伸。通過這樣的結構,進一步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實度,加大了混凝土與管壁之間的摩擦力。
優選的,所述彎頭與直管的連接處設置有閥門。采用這樣的結構,當砼滿足現場要求停止輸送時,馬上關閉攔截閥門,防止停止輸送砼以后,混凝土由于自身重力向下流出而導致泵管內的砼有不間斷的漏空及離析現象。
優選的,所述彎頭與泵送管的連接處設置有閥門。采用這樣的結構,當砼滿足現場要求停止輸送時,馬上關閉攔截閥門,防止停止輸送砼以后,混凝土由于自身重力向下流出而導致泵管內的砼有不間斷的漏空及離析現象。
優選的,所述泵送管上設置有至少兩個迂回管道,沿泵送管的延伸方向上,相鄰的兩個迂回管道分別設置于泵送管的兩側。采用這樣的結構,防止混凝土產生漏空及離析現象,并增加混凝土自身重力以及摩擦力。
優選的,所述迂回管道的數量為六個。
優選的,所述泵口與泵送管之間設置有沿水平方向設置的橫向連接管,所述橫向連接管的進口端與泵口連接,所述橫向連接管的進口端高于泵口。采用這樣的結構,此段的砼在泵送時處于上升趨勢,加大了前段砼的自身重力與摩擦力。
優選的,所述橫向連接管的進口端通過豎向連接管與泵口連接,所述豎向連接管的兩端各設有一個用于連接泵口、橫向連接管的直角彎頭。采用這樣的結構,砼在泵送時處于上升趨勢,加大了前段砼的自身重力與摩擦力。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過設置沿泵送管側向延伸的迂回管道,改變原來僅沿豎直方向向下延伸的泵送管的流向,從而避免了混凝土無阻力隨自重降落,增加混凝土阻力,防止管內混凝土流速過快而離析、漏空。
2、通過增設進口端高于泵口的橫向連接管,砼在泵送時處于上升趨勢,加大了前段砼的自身重力與摩擦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標記:泵車—1;泵送管—2;迂回彎道—3;直角彎頭—4;直管—5;橫向連接管—6;豎向連接管—7。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試驗例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實用新型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施例,凡基于本實用新型內容所實現的技術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二十三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二十三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二十三局集團有限公司;中鐵二十三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5971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鉆井絞車的絲杠排繩系統
- 下一篇:一種新型玻璃器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