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污泥烘干設備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659486.6 | 申請日: | 2012-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683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fā)明(設計)人: | 鄭明進;胡技先;鄭明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華市潔能環(huán)??萍加邢薰?/a> |
| 主分類號: | C02F11/12 | 分類號: | C02F1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lián)瑞聯(lián)豐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黃冠華 |
| 地址: | 32103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污泥 烘干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污泥烘干設備,屬于環(huán)保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污泥烘干機是一種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中作為回收污泥時進行污泥處理的設備。一般具有立式、臥式、旋轉(zhuǎn)式等,烘干機的構造通常為在污泥倉內(nèi)部安裝攪拌軸,在攪拌軸上安裝攪拌器,在底部進行收集。其中大部分烘干機的改進集中在攪拌器上,主要是形狀和結構上的改進,從而達到增大污泥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提高污泥的處理速度。這種對攪拌器的改進成本較高,對部件的精確度要求也較高,并且,由于此類攪拌器要求高溫運作,普通熱源很難達到其最好工作效率,造成資源的大量浪費,沒有達到環(huán)保的目的。如果能在現(xiàn)有的污泥倉加熱設備和熱源上進行改進,則降低使用成本。
另外,研究表明,從污泥與煤混合燃燒的整個過程來看,低于8%的污泥與煤混燒表現(xiàn)出的著火和燃盡等燃燒特性在某些方面優(yōu)于污泥或煤單獨的燃燒特性,從而證明將污泥與煤混燒是可行的。如果能降低污泥處理成本,則污泥處理后將產(chǎn)生很高的經(jīng)濟價值。
現(xiàn)有技術的污泥烘干機,烘泥倉為敞開式的,烘泥時的熱量部分散發(fā)到空氣中,造成了大量的浪費;同時,現(xiàn)有技術中的污泥烘干機一般人工控制,浪費大量人力。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污泥烘干設備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自動的、可預熱的污泥烘干設備來解決上述問題。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污泥烘干設備,包括污泥烘干機、變頻控制器和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所述變頻控制器與污泥烘干機電連接,所述可編程邏輯控制器與變頻控制器電連接,所述污泥烘干機包括烘泥倉,所述烘泥倉頂部設有若干蓋板,所述蓋板由設置在烘泥倉的左側壁和右側壁之間,蓋板的端部活動連接有氣缸。
作為優(yōu)選方案,本實用新型還包括污泥提升裝置,所述污泥提升裝置設置在烘泥倉的側壁頂部,所述污泥提升裝置包括提升斗和提升機,所述提升機安裝在烘泥倉的后側壁頂部,所述提升斗活動連接在烘泥倉的前側壁頂部,所述提升斗和提升機之間連接有繩索。
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蓋板的數(shù)量為2塊,每一塊蓋板上分別連接有一氣缸。
作為優(yōu)選方案,所述蓋板的數(shù)量為至少3塊,各蓋板之間首尾連接有繩索,位于烘泥倉頂部一端的一塊蓋板的端部活動連接有一氣缸。
作為優(yōu)選方案,本所述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CPU字長為8位。
作為優(yōu)選方案,本所述轉(zhuǎn)軸安裝在蓋板的中部。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將污泥暫時存放在蓋板上,可利用烘泥倉烘泥時散發(fā)出的熱量對污泥進行預熱,蒸發(fā)掉部分水分,縮短烘泥時間,節(jié)省能源,利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控制整機的自動控制,可以節(jié)省人力物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烘干機本體的結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烘泥倉頂部的主視放大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烘泥倉頂部的側視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及所達成的功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用以較佳的實施例及附圖配合詳細的說明,說明如下:
如圖1,該污泥烘干設備包括污泥烘干機、變頻控制器和CPU字長為8位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機),CPU字長為8位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機)與變頻控制器電連接,變頻控制器與污泥烘干機電連接,如圖2,污泥烘干機包括烘干機本體,烘干機本體底部具有烘泥倉4,烘泥倉4的兩端分別連接上進氣煙道6和上出風口2,通過上進氣煙道6和上出風口2的連通,形成了一個上煙氣通道,可以使烘泥倉4頂部具有穩(wěn)定的氣流,溫度達到一個恒定值;烘泥倉4倉體外底部具有下煙氣通道8,下煙氣通道兩端連接下進氣煙道7和下出風口1,通過上煙氣通道和下煙氣通道這兩套獨立的風道來實現(xiàn)烘泥倉的均勻受熱,烘泥倉4內(nèi)部設有污泥攪拌器5。
其中,如圖3,烘泥倉4頂部的左側壁和右側壁之間由第一轉(zhuǎn)軸431和第二轉(zhuǎn)軸432分別固定有第一蓋板411和第二蓋板412,第一轉(zhuǎn)軸431和第二轉(zhuǎn)軸432分別位于第一蓋板411和第二蓋板412的中部,第一蓋板411和第二蓋板412的端部分別活動連接有第一氣缸421和第二氣缸422,烘泥倉4頂部還設有污泥提升裝置,如圖3和圖4,該污泥提升裝置包括提升440和提升機460,提升斗440安裝在烘泥倉4的后側壁頂部,提升斗440由軸銷470安裝在烘泥倉4的前側壁頂部,提升斗440和提升機460之間連接有繩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華市潔能環(huán)??萍加邢薰?,未經(jīng)金華市潔能環(huán)保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59486.6/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