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用甲醇燃油泵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58884.6 | 申請日: | 2012-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006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蔡良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雙良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D13/06 | 分類號: | F04D13/06;F04D29/40;H02K5/10;F04D29/02;F02M37/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豐禾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鵬舉 |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甲醇 燃油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燃油泵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以甲醇為燃料的汽車燃油泵結構。
背景技術
????汽車燃油泵是汽車電噴系統中的關鍵部件,除了提供汽車動力所需的燃油,還起到穩定電噴系統壓力的作用,所以汽車燃油泵的高效和長壽命是汽車工作正常的關鍵所在。另外隨著世界石油資源的減少,且不可再生,新型能源的使用,特別是可再生燃油—甲醇的使用,給汽車燃油動力帶來了一場新的革命。但甲醇對金屬材料有著極強的腐蝕性,使傳統的汽油汽車燃油泵得到了極大的挑戰,現有的燃油泵必須向耐甲醇腐蝕,提高使用壽命的方向發展。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燃油泵在使用中,暴露在燃油中的金屬部件極易被新能源材料甲醇腐蝕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合理,材料耐用,能抵抗甲醇的汽車用燃油泵。
為實現本實用新型之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汽車用甲醇燃油泵,包括有殼體,設置在殼體內的電機以及由電機驅動的葉輪,所述的電機為內轉子無刷電機,控制電機運轉的控制器設置在電機的電機外殼后部,所述控制器連同設置在電機外殼內的定子繞組與電機外殼封裝為一體,電機外殼與殼體之間留有供燃油流過的導油口。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導油口均勻設有三個,每個導油口的徑向面面積為0.5cm2-1.5cm2。從進油口流入的燃油均從導油口流向出油口,避免了燃油對電機內部產生沖刷。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殼體內壁、電機外殼、電機的轉軸外涂覆有耐腐蝕材料層。在上述結構盡量減少了與燃油接觸的部件之后,在仍然暴露在燃油中的部件上涂覆耐腐蝕材料層以延長燃油泵的整體使用壽命。
????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將電機外殼及控制器、定子繞組封裝為一體,減少了與燃油泵內與燃油直接接觸的部件數量和面積,另外根據壓力液體流動方向向大流量方向流動的特性,在電機外殼外開設3個導油口,使泵起來的甲醇燃油通過該三處導油口流向出油口,有效減輕甲醇進入電機內,能最大限度的減低甲醇對燃油泵的浸蝕作用,提高燃油泵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電機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1、進油口;2、殼體;3、電機外殼;4、控制器;5、出油口;6、電路接口;7、定子繞組;8、轉軸;9、導油口;10、葉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根據圖1和圖2所示,本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汽車用甲醇燃油泵,包括有殼體2,設置在殼體2內的電機以及由電機驅動的葉輪10,所述的電機為內轉子無刷電機,控制電機運轉的控制器4設置在電機的電機外殼3后部,所述控制器4連同設置在電機外殼3內的定子繞組7與電機外殼3使用耐腐蝕塑料封裝為一體,電機外殼3與殼體2之間留有供燃油流過的導油口9。
所述的導油口9均勻設有三個,每個導油口9的徑向面面積為0.5cm2-1.5cm2。從進油口1流入的燃油均從導油口9流向出油口5,避免了燃油對電機內部產生沖刷。
所述的殼體2內壁、電機外殼3、電機的轉軸8外涂覆有耐腐蝕材料層。在上述結構盡量減少了與燃油接觸的部件之后,在仍然暴露在燃油中的部件上涂覆耐腐蝕材料層以延長燃油泵的整體使用壽命。
控制器4接觸的導線連接至殼體2上的電路接口6、所述的導線外也是用耐腐蝕材料進行封裝,使電路接口6內側、導線及控制器4均與燃油隔離。
????該燃油泵由于將電機外殼3及控制器4、定子繞組7封裝為一體,減少了與燃油泵內與燃油直接接觸的部件數量和面積,另外根據壓力液體流動方向向大流量方向流動的特性,在電機外殼3外開設3個導油口9,使泵起來的甲醇燃油通過該三處導油口9流向出油口5,有效減輕甲醇進入電機內,能最大限度的減低甲醇對燃油泵的浸蝕作用,提高燃油泵的使用壽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雙良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雙良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5888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