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軸承外圈開口沖模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57722.0 | 申請日: | 2012-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1853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譚義銀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市第二軸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28/14 | 分類號: | B21D28/14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 地址: | 214028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軸承 外圈 開口 沖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沖模,尤其是一種軸承外圈開口沖模。
背景技術
深溝球軸承是滾動軸承中最為普通的一種類型。基本型的深溝球軸承由一個外圈,一個內圈、一組鋼球和一組保持架構成。
深溝球軸承使用在紡機上的高速搖擺機構中,其軸承的內部結構設計為滿球。為了裝球的工藝要求,軸承的外圈在磨加工后再將外圈裂開,讓鋼球從這個開口的部位的裂縫處裝到滾道里面去。在軸承套圈淬火前將套圈的內孔上開一個60°的尖槽,與軸向成25°傾斜度。尖槽的功能是等淬火后在尖角處形成應力集中。等軸承套圈的平面、外徑、溝道、超精等工序完成后用專用工具在尖槽部位將套圈裂開。
目前該尖槽的加工還沒有一個專用設備來實現批量生產,只能用線切割的方式加工這個缺口。但線切割成本高,不適用于批量生產。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處,從而提供一種軸承外圈開口沖模,能夠批量加工軸承外圈開口的尖槽,生產成本低,使用可靠。
按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軸承外圈開口沖模包括壓模上板、壓模下板、壓模導柱、第一螺釘、刀具壓板、刀具、第二螺釘、上模、第三螺釘和下模,壓模上板上端固定多個壓模導柱,多個壓模導柱互相平行。壓模上板滑動裝在多個壓模導柱上,其特征是:壓模上板下端通過第二螺釘連接上模,上模內設有上下貫通的刀具孔。上模側面通過螺紋連接第一螺釘,第一螺釘前端固定刀具壓板。刀具壓板和刀具位于刀具孔中,刀具壓板將刀具壓緊在刀具孔側面。下模通過第三螺釘固定在壓模下板上,下模位于上模正下方。上模中心設有下料孔,下料孔的下端與上模側面連通。所述下料孔一側設有尖槽。上模上表面設有第一托料平面,第一托料平面側面設有第二托料平面。?
所述壓模上板和壓模導柱之間設有壓模導套。
所述上模下端設有導引體。
所述刀具和刀具孔側面之間設有調整墊塊。
所述尖槽兩邊形成的夾角為60°。
所述第一托料平面和第二托料平面的平面夾角為90°。
所述第一托料平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25°。
本實用新型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合理;能夠批量加工軸承外圈開口的尖槽,生產成本低;使用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上模主視圖。
圖3為上模俯視圖。
圖4為下模主視圖。
圖5為下模俯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1-壓模上板、2-壓模下板、3-壓模導套、4-壓模導柱、5-第一螺釘、6-刀具壓板、7-刀具、8-第二螺釘、9-上模、10-第三螺釘、11-下模、12-刀具孔、13-導引體、14-下料孔、15-第一托料平面、16-第二托料平面、17-尖槽、18-調整墊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本實用新型將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5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壓模上板1、壓模下板2、壓模導柱4、第一螺釘5、刀具壓板6、刀具7、第二螺釘8、上模9、第三螺釘10和下模11。
壓模上板1上端固定多個壓模導柱4,多個壓模導柱4互相平行。壓模上板1滑動裝在多個壓模導柱4上,壓模上板1和壓模導柱4之間設有壓模導套3。
壓模上板1下端通過第二螺釘8連接上模9,上模9內設有上下貫通的刀具孔12。上模9側面通過螺紋連接第一螺釘5,第一螺釘5前端固定刀具壓板6。刀具壓板6和刀具7位于刀具孔12中,刀具壓板6將刀具7壓緊在刀具孔12側面。上模9下端設有導引體13。所述刀具7和刀具孔12側面之間設有調整墊塊18。
下模11通過第三螺釘10固定在壓模下板2上,下模11位于上模9正下方。上模9中心設有下料孔14,下料孔14的下端與上模9側面連通。所述下料孔14一側設有尖槽17。如圖5所示的實施例中尖槽17兩邊形成的夾角為60°。
上模9上表面設有第一托料平面15,第一托料平面15側面設有第二托料平面16。如圖5所示的實施例中第一托料平面15和第二托料平面16的平面夾角為90°,第一托料平面15與水平面的夾角為25°。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工作時,將需要加工的軸承放置在第一托料平面15內,軸承的側面緊靠第二托料平面16。通過壓模下板2壓下刀具7,刀具7順著尖槽17切去軸承內側。切槽的深度通過調整墊塊18實現。切削過程中的鐵屑從下料孔14中流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市第二軸承有限公司,未經無錫市第二軸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5772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機床軸部件熱變形及位移測量系統
- 下一篇:分體接線盒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