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彎棒裝置有效
申請號: | 201220656614.1 | 申請日: | 2012-12-03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8218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發明(設計)人: | 毛寧方;劉德鼎;許舒雯;李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
主分類號: | A61B17/56 | 分類號: | A61B17/5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趙青 |
地址: | 20043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將脊柱后路手術中需要植入的棒準確彎曲至所需弧度的專用的彎棒裝置。
背景技術
脊柱后路手術中常用釘棒系統進行脊柱矯形固定,由于脊柱本身有三個生理彎曲(頸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或是脊柱畸形矯形固定的需要,術中往往不是直接置入直棒,而是將棒彎曲至合適弧度后再置入體內,目的是適應脊柱原有生理彎曲和/或矯正脊柱畸形。
目前常用的彎棒工具為固定點加壓式,這種類似于鉗子一般的工具簡單、有效,但不能設定弧度進行彎棒,彎棒時由術者粗略估計完成,棒彎曲后形成的弧度往往不準確,需將棒反復彎曲。這類彎棒工具不能定量彎曲弧度,而且反復彎棒耗時耗力,并造成棒的疲勞性損傷,術后容易出現斷棒現象,無法滿足目前手術的精準要求。
國內外尚無一種可將脊柱后路手術中需要植入的棒準確彎曲至所需弧度的專用的彎棒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將脊柱后路手術中需要植入的棒準確彎曲至所需弧度的專用的彎棒裝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彎棒裝置,由持棒桿、頂棒、頂棒器和連接鈕組成;
其中的持棒桿左右各一根,每根持棒桿為圓棒,表面標有表示長度的刻度,并有間距相等的凹點,持棒桿的頂部有持棒環;持棒環的作用是用來擱置需要植入的棒(即需要彎曲的棒)。
其中的頂棒,由頂棒頭、頂棒桿和頂棒尾組成,頂棒頭位于頂棒的頭端,表面有弧形凹槽,頂棒頭的作用是用來卡入所要彎曲的棒;頂棒桿為圓棒,表面標有表示長度的刻度;頂棒尾的表面帶有齒狀卡槽。
其中的頂棒器,由握壓柄、頂桿和連接彈簧組成;握壓柄為左右各一根,兩根握壓柄的之間以連接彈簧相連,握壓柄通過頂桿與頂棒連接。
其中的連接鈕,分為三層,中層為連接盤,兩側為轉盤一和轉盤二,三者均為扁圓柱體,轉盤一和轉盤二的外側面中央各有一個旋壓鈕;連接盤設有一個縱向圓孔,容納頂棒桿上下伸縮;轉盤一和轉盤二均設有一個縱向圓孔,分別容納一根持棒桿上下伸縮。
所述的頂棒尾的表面帶有齒狀卡槽,該齒狀卡槽為10-20個,每個齒狀卡槽間隔均勻,間隔為1-3mm。
所述的握壓柄與頂桿之間以鉸鏈連接;
所述的頂桿與與頂棒連接,具體是頂桿與頂棒尾的卡槽相嵌合。當握攏兩根握壓桿時,頂桿向握壓柄靠攏,握壓桿每握緊一次,頂桿可將頂棒向上推進一個卡槽,松開握壓桿,連接彈簧將握壓桿撐開至初始位置,頂桿自動退后一個卡槽。
所述的連接鈕是持棒桿、頂棒、頂棒器的交叉點。連接盤設有一個縱向圓孔,圓孔的內徑與頂棒桿外徑匹配,可容納頂棒桿伸縮活動,連接盤的尾側與頂棒器的握壓柄頭側鉸鏈連接;轉盤一和轉盤二分別位于連接軸的兩側,與連接盤嵌連,并可繞連接盤左右旋轉。轉盤一和轉盤二均設有一個縱向圓孔,圓孔內徑與持棒桿外徑匹配,可容納持棒桿伸縮活動。轉盤一和轉盤二的外側面均中央的旋壓鈕頭端為凸點狀,大小與固定桿表面的凹點相匹配,當旋壓鈕旋緊時,其卡入持棒桿上的凹點,持棒桿即不可伸縮。
使用時,首先測量需要植入的棒的長度L(即弧長)和所需弧度對應的圓心角角度D,計算圓弧半徑長度r,公式為r=L×360/(D×2π)。首先將兩根持棒桿伸出轉盤一和轉盤二的長度調至圓弧半徑長度,擰緊旋壓鈕,然后將直棒穿過兩個持棒環,調節兩根持棒桿的夾角,此時連帶著轉盤一和轉盤二旋轉,使持棒環不脫出直棒的兩端即可。將頂棒頭的弧形凹槽頂住棒,準備工作即做好,此時反復握壓握壓柄,直至頂棒桿標記刻度為圓弧半徑長度,即完成一次頂棒操作。對直棒經過多點彎棒操作,即可將直棒準確彎曲至所需弧度。
本實用新型各部件可選用不銹鋼材質。
本實用新型可按棒的直徑設置持棒環內徑大小及彎棒裝置的材質粗細,制成不同的規格型號,還可根據需要,設計頂棒尾卡槽間距大小。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費用低廉,彎棒過程中只需讀取刻度,即可準確將棒彎至所需弧度,同時避免了多次反復彎棒對棒造成的疲勞性損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連接鈕相關結構放大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持棒桿1、持棒環1.1;
頂棒2、頂棒頭2.1、頂棒桿2.2、頂棒尾2.3;
頂棒器3、握壓柄3.1、頂桿3.2、連接彈簧3.3;
連接鈕4、轉盤一4.1、旋壓鈕4.1.1、連接盤4.2、轉盤二4.3、旋壓鈕4.3.1;棒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5661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