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蔬菜大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56179.2 | 申請日: | 2012-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380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03 |
| 發明(設計)人: | 李琥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博康中瑞船舶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8 | 分類號: | G05B19/418;A01G9/24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61215 | 代理人: | 賀建斌 |
| 地址: | 710065 陜西省西安***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聯網 技術 智能 蔬菜 大棚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物聯網應用領域,具體的是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蔬菜大棚裝置。
背景技術
大棚蔬菜能提供及時、反季節的新鮮蔬菜,其市場前景良好。但是大棚蔬菜的管理非常復雜,大棚蔬菜對環境溫度、濕度,光照的要求很高,要求菜農具備較強的專業蔬菜種植水平。大棚蔬菜的人力投入太多,尤其是對于反季節蔬菜的管理,基本上要求全天候值守管理。人力的大量投資會造成管理成本的增加,對于種植水平較低的農戶來說,種植大棚蔬菜可能很難獲利。如何在降低投資的基礎上,減少人力資本,完成蔬菜大棚的增值創收成為當前農戶的迫切需求。
物聯網是指物體通過裝入射頻識別設備、紅外感應器、GPS或其他方式進行連接,然后通過移動通信網絡或其他方式接入到互聯網,最終形成智能網絡,通過電腦或手機實現對物體的智能化管理和信息采集分析。結合Internet發展物聯網技術,構建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蔬菜大棚,可以在有限資金投入的基礎上,實現蔬菜大棚的科學化管理,提高農業增收。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蔬菜大棚裝置,實現了農產品在生產基地過程中的有效監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蔬菜大棚裝置,包括控制模塊4,控制模塊4的各信號端分別連接光敏傳感器1、溫度傳感器2、濕度傳感器3、噴淋子系統5、采光子系統6、照明子系統7、熱循環子系統8、總控中心9、風扇10、電子標簽11和觸摸顯示屏12的信號端。
所述的光敏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濕度傳感器實時采集大棚內的光強、溫度和濕度,經控制模塊內部決斷發出指令,控制大棚內的噴淋子系統、采光子系統、照明子系統和熱循環子系統進行相應動作并將動作信息發送給總控中心,總控中心記錄蔬菜整個生長過程信息,從而達到控制大棚內部環境,便于農作物的生長的目。本實用新型實現了農產品在生產基地過程中的有效監控。
附圖說明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系統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能蔬菜大棚裝置,包括控制模塊4,控制模塊4的各信號端分別連接光敏傳感器1、溫度傳感器2、濕度傳感器3、噴淋子系統5、采光子系統6、照明子系統7、熱循環子系統8、總控中心9、風扇10、電子標簽11和觸摸顯示屏12的信號端。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所述的光敏傳感器1、溫度傳感器2和濕度傳感器3實時采集大棚內的光強、溫度和濕度,經控制模塊4內部決斷發出指令,控制大棚內的噴淋子系統5、采光子系統6、照明子系統7和熱循環子系統8進行相應動作并將動作信息發送給總控中心9,總控中心9記錄蔬菜整個生長過程信息。
所述的電子標簽11實時記錄這顆蔬菜生產過程中各種信息。
所述的大棚里的蔬菜出現異常情況控制模塊4又不能決斷時,就會通過無線網絡連接總控中心9,總控中心9通過農業專家系統將處理的結果反饋給控制模塊4,控制模塊4會在觸摸顯示屏12顯示及提示,管理人員確認后,系統控制相應模塊動作,并且動作信息返回給總控中心9。
所述的觸摸顯示屏12實時顯示系統的狀態。
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范圍可以做出許多其他改變和改型。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博康中瑞船舶設備有限公司,未經西安博康中瑞船舶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5617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