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火力發電廠汽動引風機排汽冷卻間接空冷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54754.5 | 申請日: | 2012-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739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潘勇勝;劉軼斌;張興隆;李日鑫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省電力勘測設計院 |
| 主分類號: | F28B1/06 | 分類號: | F28B1/06;F28B9/00 |
| 代理公司: | 山西科貝律師事務所 14106 | 代理人: | 陳奇 |
| 地址: | 030001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火力發電廠 汽動引 風機 冷卻 間接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火力發電廠空冷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包含了汽動引風機汽輪機凝汽器、循環水泵、循環水管道、空冷散熱器、自然通風冷卻塔及其附屬設備的火力發電廠空冷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火力發電廠的汽動引風機排汽冷卻方式不外乎以下兩種方式:一種是配備機力(或自然)通風冷卻塔的濕式冷卻系統。另一種是配備機力(或自然)通風冷卻塔的干式冷卻系統。前者雖然投資較省,但存在占地面積大,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資源以及耗電大的缺點;后者雖然解決了消耗大量的水資源的問題,但仍存在投資較大,占地面積大,耗電大的缺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火力發電廠汽動引風機排汽冷卻間接空冷系統,解決了現有火力發電廠的汽動引風機排汽冷卻裝置存在的占地面積大,水資源消耗多、耗電大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方案解決以上問題的:
一種火力發電廠汽動引風機排汽冷卻間接空冷系統,包括汽動引風機凝汽器、循環水泵和主機間接空冷系統,汽動引風機凝汽器的熱水管與循環水入水管的一端連通,循環水入水管的另一端與主機間接空冷系統中設置的空冷散熱器的入水口連通,在循環水入水管上分別設置有電動閥、循環水泵和液控緩閉止回蝶閥,主機間接空冷系統中設置的空冷散熱器的出水口與循環水出水管的一端連通,循環水出水管的另一端與凝汽器冷水管連通。
主機間接空冷系統中設置的空冷散熱器為塔外垂直布置的空冷散熱器,空冷散熱器為鋼制材料。
主機間接空冷系統中設置的空冷散熱器為塔內水平或傾斜布置的空冷散熱器,空冷散熱器為鋼制材料。
本實用新型通過與汽輪機主冷卻系統有機的結合,將汽動引風機汽輪機凝汽器循環水直接引入汽輪機主冷卻系統共同組成一個冷卻系統,將兩個系統有機的結合成一個系統,解決了兩個獨立系統運行管理復雜的問題,節約了全廠占地,同時,解決了火力發電廠耗水指標偏高的問題,節約了水資源,提高了全廠運行的經濟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空冷散熱器為塔外垂直布置形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空冷散熱器為塔內水平或傾斜布置形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火力發電廠汽動引風機排汽冷卻間接空冷系統,包括汽動引風機凝汽器1、循環水泵2和主機間接空冷系統3,汽動引風機凝汽器1的熱水管5與循環水入水管6的一端連通,循環水入水管6的另一端與主機間接空冷系統3中設置的空冷散熱器4的入水口連通,在循環水入水管6上分別設置有電動閥9、循環水泵2和液控緩閉止回蝶閥10,主機間接空冷系統3中設置的空冷散熱器4的出水口與循環水出水管7的一端連通,循環水出水管7的另一端與凝汽器冷水管8連通。
主機間接空冷系統3中設置的空冷散熱器4為鋼制的塔外垂直布置的空冷散熱器。
主機間接空冷系統3中設置的空冷散熱器4為鋼制的塔內水平或傾斜布置的空冷散熱器。
本實用新型在具體實施時需要綜合考慮幾個方面因素:①綜合考慮兩個系統的散熱量進行空氣動力計算。②按照兩個系統的總散熱量確定散熱面積。③統一考慮扇段數量及其布置。④按照同塔布置冷卻三角確定塔型參數。⑤按照兩個系統的總排汽量確定循環水量。⑥統籌考慮循環水管道系統的配置和布置。⑦統籌考慮循環水泵配置數量和技術參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省電力勘測設計院,未經山西省電力勘測設計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5475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模型飛機的飛行控制的電路板和模型飛機
- 下一篇:鎂合金低壓鑄造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