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中冷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53137.3 | 申請日: | 2012-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912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庹化金;韓杰;楊帆;王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B29/04 | 分類號: | F02B2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許靜;黃燦 |
| 地址: | 100021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冷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中冷器,屬于汽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采用渦輪增壓的發動機越來越多,通過渦輪增壓可使發動機的換氣效率比自然進氣發動機高很多,并可提高增加發動機功率、提升輸出扭矩、降低油耗、減少燃油機排氣污染物。但是,當空氣經過渦輪增壓后其溫度會大幅升高,密度也相應變小,如果經過渦輪增壓的空氣直接進入到發動機中,則會因空氣溫度過高導致發動機損壞甚至熄火的現象。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通常在渦輪增壓與發動機之間設置中冷器,高溫空氣先經過中冷器的冷卻后,再進入發動機中。如圖1所示,現有的中冷器包括用于為進入到其中的空氣降溫的芯體A,用于將渦輪增壓器中的高溫空氣輸入到芯體A中、隨后將冷卻后的空氣輸出中冷器的氣室1,設置在氣室上的進氣口4和出氣口5。其中,進氣口4用于連接氣室1與用于向氣室1內輸入高溫空氣的第一中冷管2;出氣口5與用于連接氣室1與經芯體A冷卻后的空氣輸出的第二中冷管3。連接時,第一中冷管2和第二中冷管3分別與進氣口4和出氣口5相連,然后在分別使用卡箍14固定。這種使用卡箍的固定方式對空間有較大要求,需要預留安裝、拆卸卡箍14的空間。而對于布置空間緊湊的車型來說,很難為卡箍14的安裝和拆卸提供足夠的空間,或者在安裝時由于空間限制使卡箍14安裝的角度不對,造成泄露、破壞中冷管路。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安裝中冷器需要較大空間等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中冷器,這種中冷器在進氣口和出氣口上設置與快速接頭配合使用的快接結構,并配合帶有不使用工具即可完成安裝的快速接頭的中冷管,使中冷管與中冷器的連接方便快捷,并且不受空間限制。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中冷器,所述中冷器通過第一中冷管與所述渦輪增壓器連通,并通過第二中冷管將冷卻后的高溫空氣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包括:
用于冷卻高溫空氣的芯體;
用于將高溫空氣輸入到所述芯體中進行冷卻,并將由所述芯體冷卻后的空氣輸出的氣室,所述氣室與所述芯體連通;
用于與所述第一中冷管連通,以將高溫空氣輸入到所述氣室的進氣口,所述第一中冷管上設置有用于與所述進氣口相接的第一快速接頭,所述進氣口的用于與所述第一中冷管相接的第一連接端處設置有用于與所述第一快速接頭配合的第一快接結構;
用于與所述第二中冷管連通,以將高溫空氣輸出所述氣室的出氣口,所述第二中冷管上設置有用于與所述出氣口相接的第二快速接頭,所述出氣口的用于與所述第二中冷管相接的第二連接端處設置有用于與所述第二快速接頭配合的第二快接結構。
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為:將中冷器本體通過改進進氣口與出氣口結構,在進氣口和出氣口的連接端設置有與分別設置在第一、第二中冷管上的第一、第二快速接頭配合使用的第一、第二快接結構。取消傳統的中冷管與進氣口和出氣口采用的卡箍連接結構,在安裝時不必使用工具可完成安裝,安裝步驟簡便,對安裝空間要求較小。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進行以下進一步改進。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快速接頭和所述第二快速接頭均為氣用快速接頭。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進行以下進一步改進。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快速接頭和第二快速接頭均為使用卡簧作為緊固件的氣用快速接頭。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進行以下進一步改進。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快接結構包括:
便于第一快速接頭與所述進氣口連接的導向結構;
用于氣密封第一快速接頭與所述進氣口的密封件;以及,
用于容納所述卡簧的卡槽;
所述導向結構、所述密封件和所述卡槽沿所述第一快速接頭的插入方向依次連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進行以下進一步的改進。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快接結構包括:
便于第二快速接頭與所述出氣口連接的導向結構;
用于氣密封第二快速接頭與所述出氣口的密封件;以及,
用于容納所述卡簧的卡槽;
所述導向結構、所述密封件和所述卡槽沿所述第二快速接頭的插入方向依次連接。
采用上述進一步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為:在進氣口和出氣口上設置有便于快速接頭與進氣口或出氣口連接的導向結構,使快速接頭更加容易與進氣口或出氣口連接,簡化操作過程。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進行以下進一步的改進。
進一步的,所述導向結構為直管或錐形管,所述錐形管在與所述密封件連接處的直徑最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5313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帶有降噪器的中冷器管熱端總成
- 下一篇:一種壁厚不等型散熱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