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礦井用空氣冷卻器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652875.6 | 申請日: | 2012-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717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06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振平;馮小平;張廣文;孫學峰;傅昌平;孫慶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兗州煤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F3/00 | 分類號: | E21F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華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韓富強 |
| 地址: | 273500 山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礦井 空氣冷卻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礦井通風降溫的礦井用空氣冷卻器。?
背景技術
礦井熱害治理是我國煤炭生產面臨的重要課題,同時也是世界性的工程難題。隨著我國煤炭需求的增加,淺部資源的逐漸減少,礦井開采深度的不斷提高,礦井熱害問題凸顯。井下高溫高濕的氣候環(huán)境不僅會使人感到不舒適,產生過高的熱應力破壞人體的熱平衡,而且可能導致中暑,使人的心理、生理反應失常,從而降低勞動生產率,增大事故率,嚴重影響煤礦安全生產。為改善采煤工作面的勞動環(huán)境,提高勞動效率和安全效益,在使用通風降溫不能解決有效熱害問題時必須采用機械制冷降溫的方法實現(xiàn)礦井降溫,從根本上解決礦井熱害問題。?
全礦井降溫系統(tǒng)按向井下采掘工作面輸送冷媒種類的不同,可分為風冷系統(tǒng)、水冷系統(tǒng)和冰冷系統(tǒng)。對于季節(jié)性熱害(熱害主要出現(xiàn)在夏季)宜采用風冷系統(tǒng),其系統(tǒng)降溫方案是采用地面冷卻空氣直接送入井筒的方法對井下工作地點進行降溫。制冷工藝為地面設置制冷機組,利用電廠余熱作為熱源,利用制冷劑的汽化吸熱原理將水冷卻,制出5℃-7℃低溫冷媒水,然后將低溫冷媒水輸送到設置在井口的空氣冷卻器,采用間接冷卻的方式在換冷房中將空氣冷卻并送入井下采掘工作面,最終達到降溫目的。此降溫方法需要在地面井口結合構筑物建立大風量空氣冷卻器。由于礦井?對機電設備有防爆要求,現(xiàn)有空氣冷卻器的動力源必須選擇防爆風機,成本高,耗能大,范圍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礦井用空氣冷卻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礦井用空氣冷卻器包括換熱模塊,換熱模塊包括進口管箱和出口管箱,進口管箱和出口管箱上分別設有進水管和出水管,二者之間設有多組冷卻管束,每組冷卻管束由多根冷卻管組成,相鄰冷卻管之間設有過風間隙,所述換熱模塊前面或后面還配有可調節(jié)的百葉窗。如此設計,不需另配風機,利用礦井通風機在井口形成的負壓作為動力,節(jié)能環(huán)保,同時不用電力驅動,可以輕易滿足礦井井口防爆要求。?
作為優(yōu)化,其還包括總進水管和總回水管,所述換熱模塊共有多個,各個換熱模塊的進水管均與總進水管相通,各個換熱模塊的出水管均與總回水管相通。如此設計,結構緊湊,安裝方便。?
作為優(yōu)化,所述換熱模塊固定在一框架上,框架外側為進風面,框架內側為出風面。如此設計,便于組裝固定。?
作為優(yōu)化,所述框架設置在構筑物的外墻上。如此設計,固定牢固可靠。?
作為優(yōu)化,所述框架設置在進風井井口。如此設計,充分利用礦井通風機在井口形成的負壓,在室外空氣進入礦井之前,先為其降溫,使井下通風始終保持涼爽、清新。?
本實用新型礦井用空氣冷卻器具有設計合理、空氣阻力小、運行成本低、降溫效果好等特點,降溫系統(tǒng)充分利用礦井通風系統(tǒng)能量,提高系統(tǒng)能效比,有效降低綜合能耗,節(jié)能效果明顯,廣泛適用于各種礦井。?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礦井用空氣冷卻器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礦井用空氣冷卻器的結構立面圖;?
圖2是圖1所示空氣冷卻器的換熱模塊的示意圖。?
圖中:1為換熱模塊、2為進口管箱、3為出口管箱、4為進水管、5為出水管、6為冷卻管8為框架、9為冷凝水集水盤?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方式一:如圖1-2所示,本礦井用空氣冷卻器包括換熱模塊1,換熱模塊1包括進口管箱2和出口管箱3,進口管箱2和出口管箱3上分別設有進水管4和出水管5,二者之間設有多組冷卻管束,每組冷卻管束由多根冷卻管6組成,相鄰冷卻管6之間設有過風間隙,所述換熱模塊1前面或后面還配有可調節(jié)的百葉窗?
本礦井用空氣冷卻器還包括總進水管和總回水管,所述換熱模塊1共有六個,各個換熱模塊的進水管4均與總進水管相通,各個換熱模塊1的出水管5均與總回水管相通。?
所述換熱模塊1固定在一框架8上,框架8外側為進風面,框架8內側為出風面。所述框架8設置在構筑物的外墻上。?
換熱模塊1下方設有冷凝水集水盤9、冷凝水集水盤9上設有冷凝水排?水管?
實施方式二:所述框架8設置在進風副井井口,其余結構如實施方式一所述,略。?
實施效果?
1、根據夏季地面氣候特點與要求的礦井進風空氣狀態(tài)參數(shù),確定礦井通風降溫的冷負荷。?
2、根據空氣量、進風空氣參數(shù)(進風干球溫度、進風濕球溫度、進風焓值)和出風空氣參數(shù)(進風干球溫度、進風濕球溫度、進風焓值)、冷凍水初溫,確定換熱器的排數(shù)、換熱面積、冷凍水終溫、冷凍水流量、空氣阻力和冷凍水阻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兗州煤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學,未經兗州煤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5287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