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臥式換擋操縱器殼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51434.4 | 申請日: | 2012-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517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10 |
| 發明(設計)人: | 蔣國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永發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59/02 | 分類號: | F16H59/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譚小容 |
| 地址: | 40007***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臥式 換擋 操縱 殼體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載重汽車零部件,具體涉及一種臥式換擋操縱器殼體。
背景技術
傳統的臥式換擋操縱器殼體,由主體部和覆蓋部組成,主體部和覆蓋部分別壓鑄成形,再通過樂泰膠或620膠粘接在一起,主體部位于覆蓋部的左側,且主體部高于覆蓋部,在主體部上設置有換擋桿槽和換擋板,在覆蓋部的左端開有軟軸通過槽。在擋位板靠近換擋桿槽的一側設置有凸臺,通常在凸臺上嵌有小軸,小軸通過澆鑄到殼體上。
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分體式結構通過膠粘在一起,粘接固定性不好,在使用過程中,粘接位置處易裂開,粘接可靠性差,使用壽命短;(2)粘接精度差,影響了換擋操縱器的功能:(3)小軸嵌在主體部上,增加了工藝難度,提高了制造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進行改進,旨在提供一種精度高、可靠性高、操控性好、使用壽命長、成本低的臥式換擋操縱器殼體。
為此,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臥式換擋操縱器殼體,由主體部和覆蓋部構成,所述主體部位于覆蓋部的左側,且主體部高于覆蓋部,在主體部上設有換擋桿槽和擋位板,所述擋位板的頂部是由若干半徑不等的弧形面依次連接而成,所述換擋桿槽位于主體部的中間位置處,擋位板位于換擋桿槽的一側,在所述擋位板靠近換擋桿槽的一側設置有凸臺,在覆蓋部的左端開有軟軸通過槽,關鍵在于:所述主體部和覆蓋部一體壓鑄成形,在所述凸臺上開有螺紋孔,所述螺紋孔的軸線前后延伸。
所述覆蓋部兩側壁的距離從左到右逐漸增加,直到與主體部兩側壁的距離相等為止。優化了結構,使整體結構更緊湊、占用空間更小,易于整車布置。
優選為,設置在所述覆蓋部左端的軟軸通過槽共兩個,所述軟軸通過槽為U形槽,且U形槽的開口端位于下方,以保證軟軸通過性好。
有益效果:
(1)換擋操縱器殼體采用整體式結構,相比粘接而成的分體式結構,更耐用、固定性更高、使用壽命更長、精度更高、操控性更高;
(2)在凸臺上開設螺紋孔,小軸通過螺紋連接到殼體上,降低了工藝難度,節約了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2的A-A剖視圖。
圖4是圖2的B向局部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圖3所示的臥式換擋操縱器殼體,由主體部1和覆蓋部2兩部分構成,主體部1位于覆蓋部2的左側,主體部1高于覆蓋部2,主體部1為方形,覆蓋部2近似長條形。在主體部1上設有換擋桿槽1a和擋位板1b,擋位板1b的頂部是由若干半徑不等的弧形面依次連接而成,換擋桿槽1a位于主體部1的中間位置處,擋位板1b位于換擋桿槽1a的一側,在擋位板1b靠近換擋桿槽1a的一側設置有凸臺1c,在換擋板1b上還設置有軸承孔1d。在覆蓋部2的左端開有軟軸通過槽2a,以上所述與傳統的臥式換擋操縱器殼體相同,在此不再贅述。
在所述凸臺1c上開有螺紋孔1d,所述螺紋孔1d的軸線前后延伸
區別在于:主體部1和覆蓋部2一體壓鑄成形,在凸臺1c上開有螺紋孔1d,螺紋孔1d的軸線前后延伸,用于安裝小軸。
優選為,覆蓋部2兩側壁的距離從左到右逐漸增加,直到與主體部1兩側壁的距離相等為止。
結合圖2、圖3,最好是,設置在覆蓋部2左端的軟軸通過槽2a共兩個,軟軸通過槽2a為U形槽,且U形槽的開口端位于下方。軟軸通過槽2a的數量和形狀不限于上述形式。
以上所述僅為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以此作為實用新型的限制,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永發工業有限公司,未經重慶永發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5143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