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通風閥門結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651377.X | 申請日: | 2012-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922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海龍;王祖進;徐吉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海能通信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1/18 | 分類號: | F16K1/18;F16K31/04;F16K31/44;F24F13/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lián)瑞聯(lián)豐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鄭自群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通風 閥門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通信領域中的通風系統(tǒng),尤其涉及一種通風閥門結構。
背景技術
隨著能源問題的日益嚴重,節(jié)能通風系統(tǒng)應用得到大力支持,在通風系統(tǒng)中閥門結構充當著無可替代的角色,而傳統(tǒng)的節(jié)能通風系統(tǒng)閥門結構一般采用執(zhí)行器,執(zhí)行器(final?controlling?element)是自動化技術工具中接收控制信息并對受控對象施加控制作用的裝置,由執(zhí)行機構和調節(jié)機構組成。但是,執(zhí)行器存在著成本過高,體積過大、不方便靈活應用等缺點,且執(zhí)行器容易出現(xiàn)故障,維護比較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之缺陷,提供了一種通風閥門結構,其成本低、體積小、且可靈活應用,使用壽命長。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通風閥門結構,包括框體、多數(shù)個葉片以及傳動機構,所述葉片分別轉動安裝在所述框體內,所述傳動機構由驅動電機、主傳動片、多數(shù)個副傳動片和傳動連桿構成,所述主傳動片一端連接所述驅動電機,另一端連接所述傳動連桿,所述副傳動片一端固定在所述葉片上,另一端連接所述傳動連桿。
進一步地,所述主傳動片與所述驅動電機所設的轉軸連接,所述主傳動片另一端采用第一轉軸銷與所述傳動連桿連接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副傳動片一端通過螺釘固定在所述葉片上,另一端采用第二轉軸銷與所述傳動連桿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通風閥門結構還包括用于防止所述驅動電機空轉的微動開關,所述微動開關通過一固定座設置在所述框體上,所述固定座安裝固定在所述框體上。
具體地,在所述傳動連桿上設置有一可觸動所述微動開關的抵壓桿,所述抵壓桿與所述傳動連桿一體成型。
更具體地,所述微動開關設有兩個,其分別位于所述抵壓桿兩側。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通風閥門結構,通過主傳動片一端連接驅動電機,由所述驅動電機驅動所述主傳動片轉動,所述主傳動片另一端連接傳動連桿,進一步地所述傳動連桿由所述主傳動片連動,副傳動片一端固定在葉片上,所述副傳動片另一端連接傳動連桿,所述傳動連桿進而帶動所述副傳動片轉動,所述副傳動片再帶動所述葉片轉動,這種通風閥門結構具有以下優(yōu)點:其一,這種通風閥門結構實用性強,可直接改變所述葉片的長度或數(shù)量、框體的大小以及所述傳動連桿的長度,方便演變出不同規(guī)格的通風閥門結構,可應用于通風設備,空調等場合,適用于不同大小設備的通風閥門結構應用;其二,所述主傳動片、所述傳動連桿、所述副傳動片皆采用標準的常規(guī)材料,生產(chǎn)安裝方便快捷;且合理的結構設計減少了出現(xiàn)故障的可能,標準化的部件方便了后期的拆裝維護。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通風閥門結構局部立體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通風閥門結構局部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通風閥門結構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海能通信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深圳市海能通信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5137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