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折疊式3D眼鏡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50602.8 | 申請日: | 2012-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482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2 |
| 發明(設計)人: | 侯方迪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2B27/22 | 分類號: | G02B27/22;G02C5/08;G02C5/12;G02C5/14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師事務所 33233 | 代理人: | 王梨華;陳麗霞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折疊式 眼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3D眼鏡,尤其涉及了一種新型折疊式3D眼鏡。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3D眼鏡在整體造型上和一般的近視眼鏡相似,尤其在大中型3D電影院,給觀眾發放的3D眼鏡都和一般近視眼鏡結構相同,都是支架型的,這樣給已經佩戴近視眼鏡的觀眾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如果摘下近視眼鏡,只佩戴3D眼鏡會看不清屏幕;而如果同時佩戴近視眼鏡和3D眼鏡,又會很不舒服。另外,如果電影院給觀眾發放不同度數的近視3D眼鏡,造成成本偏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同時佩戴兩個眼鏡不方便的缺點,提供了一種新型折疊式3D眼鏡。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新型折疊式3D眼鏡,包括鏡框和鏡架,包括鏡框和設置在鏡框兩側端的鏡架,還包括活動鼻托,所述的鏡框與活動鼻托轉動連接,鏡架為設有轉軸的折疊架,所述的鏡框兩端均設有眼鏡夾。
作為優選,鏡框相鄰兩端均設有鼻托轉軸,活動鼻托通過鼻托轉軸與鏡框轉動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的鏡架包括前段支架、中段支架和后段支架,前段支架一端設有穿孔,鏡框側面設有與穿孔配合的凹槽,前段支架通過第一轉軸與鏡框轉動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的前段支架另一端設有凹槽,中段支架一端設有與凹槽配合的穿孔和卡口,前段支架通過第二轉軸與中段支架轉動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的中段支架另一端和后段支架一端均設有穿孔和卡口,中段支架和后段支架通過連接軸、第三轉軸和第四轉軸轉動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的連接軸兩端均設有與中段支架另一端的穿孔和后段支架一端的穿孔配合的凹槽。
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具有顯著的技術效果:
1)對于需要佩戴近視眼鏡的觀眾,此新型折疊式3D眼鏡可將鏡架折疊起來,眼鏡直接夾持在近視眼鏡的前方,滿足觀眾舒適佩戴,享受完美3D效果;
2)對于不需要佩戴近視眼鏡的觀眾,此新型折疊式3D眼鏡可將支架放下,滿足觀眾舒適佩戴,享受完美3D效果;
3)此新型折疊式3D眼鏡結構簡單,制造成本較低,且方便實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活動鼻托和眼鏡夾部分的示意圖。
圖3是圖1的鏡架組裝前示意圖。
圖4是圖1的折疊狀態的組合示意圖。
以上附圖中各數字標號所指代的部位名稱如下:其中1—鏡框、2—鏡架、3—活動鼻托、4—眼鏡夾、5—鼻托轉軸、6—前段支架、7—中段支架、8—后段支架、9—第一轉軸、10—第二轉軸、11—第三轉軸、12—第四轉軸、13—連接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實施例1
新型折疊式3D眼鏡,如圖1所示,包括鏡框1和設置在鏡框1兩側端的鏡架2,還包括活動鼻托3,所述的鏡框1與活動鼻托3轉動連接,鏡架2為設有轉軸的折疊架,所述的鏡框1兩端均設有眼鏡夾4。
如圖2所示,鏡框1相鄰兩端均設有鼻托轉軸5,活動鼻托3通過鼻托轉軸5與鏡框1轉動連接。
如圖3所示,所述的鏡架2包括前段支架6、中段支架7和后段支架8,前段支架6一端設有穿孔,鏡框1側面設有與穿孔配合的凹槽,前段支架6通過第一轉軸9與鏡框1轉動連接。所述的前段支架6另一端設有凹槽,中段支架7一端設有與凹槽配合的穿孔和卡口,前段支架6通過第二轉軸10與中段支架7轉動連接。所述的中段支架7另一端和后段支架8一端均設有穿孔和卡口,中段支架7和后段支架8通過連接軸13、第三轉軸11和第四轉軸12轉動連接。所述的連接軸13兩端均設有與中段支架7另一端的穿孔和后段支架8一端的穿孔配合的凹槽。
如圖4所示,需佩戴近視眼鏡的使用者,先將活動鼻托3通過鼻托轉軸5向眼鏡外側轉動,通過旋轉轉軸,將鏡架2折疊到鏡框1的上方,將眼鏡夾4打開,用來夾持近視眼鏡,從而可方便使用新型折疊式3D眼鏡。沒佩戴近視眼鏡的使用者,只需將活動鼻托3通過鼻托轉軸5向眼鏡內側轉動,通過旋轉轉軸,將鏡框2回復正常的眼鏡鏡框,即可佩戴使用。
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涵蓋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5060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