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空空中冷進出氣管道及其發電機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43310.1 | 申請日: | 2012-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980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7-31 |
| 發明(設計)人: | 羅萬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金動科力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B29/04 | 分類號: | F02B29/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劉文求 |
| 地址: | 518105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空中 進出 管道 及其 發電 機組 | ||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電機組及其空空中冷進出氣管道領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種柴油或天然氣發電機組上使用的可縮減整機體積的內藏式空空中冷進出氣管道。?
現有的超有或天然氣發電機組的空空中冷進出氣管道都是連接在中中空冷器的左右兩側面上,且凸出發電機組的兩側,由此增加了發電機組的體積和所占空間大小。?
因此,現有技術尚有待改進和發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空空中冷進出氣管道,可縮減發電機組的體積和所占空間大小。?
同時,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發電機組,體積小、占地少。?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空空中冷進出氣管道,包括分別連通空空中冷器的進氣管道和出氣管道,其中,在所述空空中冷器的背面設置所述進氣管道和出氣管道。?
所述的空空中冷進出氣管道,其中:所述進氣管道設置在所述空空中冷器背面的上端,所述出氣管道設置在所述空空中冷器背面的下端。?
所述的空空中冷進出氣管道,其中:所述進氣管道設置在所述空空中冷器背面的下端,所述出氣管道設置在所述空空中冷器背面的上端。?
所述的空空中冷進出氣管道,其中:所述進氣管道設置在所述空空中冷器背面的右側,所述出氣管道設置在所述空空中冷器背面的左側。?
所述的空空中冷進出氣管道,其中:所述進氣管道設置在所述空空中冷器背面的左側,所述出氣管道設置在所述空空中冷器背面的右側。?
所述的空空中冷進出氣管道,其中:所述進氣管道設置在所述空空中冷器背面的左側,所述出氣管道設置在所述空空中冷器背面的右側。?
一種發電機組,包括空空中冷器及其進出氣管道,其中:所述進出氣管道設置為上述中任一項所述的空空中冷進出氣管道。?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空空中冷進出氣管道及其發電機組,由于采用了在中中空冷器背面的上下兩端設置進出氣管道的技術手段,相對于原有結構縮減了發電機組的寬度,同時也沒有增加發電機組的高度,由此縮減了發電機組的體積,節省了所占空間的大小。?
圖1是本實用新型空空中冷進出氣管道的側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空空中冷進出氣管道圖1的右側視圖。?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和實施例加以詳細說明,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圖1是本實用新型空空中冷進出氣管道的側視圖,在中中空冷器100背面的上下兩端分別設置有連通該空空中冷器100的進氣管110和出氣管道120;而且,結合圖2所示,圖2是本實用新型空空中冷進出氣管道圖1的右側視圖,用于連接所述進氣管道110的進氣接口101設置在所述空空中冷器100背面的上端,而用于連接所述出氣管道120的出氣接口102則設置在所述空空中冷器100背面的下端;以及,所述進氣接口101位于所述空空中冷器100背面的右側,所述出氣接口102位于所述空空中冷器100背面的左側。?
在本實用新型空空中冷進出氣管道的優選實施方式中,除了圖1和圖2所示的連接方式之外,所述進氣管道還可設置在所述空空中冷器背面的下端,相應地,所述出氣管道則設置在所述空空中冷器背面的上端。?
而且,不管所述進氣管道是設置在所述空空中冷器背面的上端還是下端,用于連接所述進氣管道的進氣接口都可以位于所述空空中冷器背面的右側或者左側,相應地,用于連接所述出氣管道的出氣接口則位于所述空空中冷器背面的左側或者右側,并與用于連接所述進氣管道的進氣接口形成對角設置,以提高所述中中空冷器的冷卻效果。?
基于上述空空中冷進出氣管道,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柴油或天然氣發電機組,包括空空中冷器及其進出氣管道,其中:所述進出氣管道設置為上述實施例中任一項所述的空空中冷進出氣管道,由此可以縮小發電機組的體積。?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足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增減、替換、變換或改進,例如,該空空中冷進出氣管道還可應用到沼氣、瓦斯氣、液化氣或頁巖氣等發電機組上,而所有這些增減、替換、變換或改進后的技術方案,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金動科力實業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金動科力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4331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增壓器殼體定位結構
- 下一篇:發動機保護裝置以及叉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