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折疊手推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40322.9 | 申請日: | 2012-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832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國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國斌 |
| 主分類號: | B62B3/02 | 分類號: | B62B3/02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 代理人: | 陳思聰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折疊 手推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推車的技術領域,特別是可折疊減少空間的折疊手推車。
背景技術
目前,常規的折疊手推車有各種不同的設計,其主體結構都呈“L”狀,由豎向的拉桿和橫向的承物梁或承物板構成,承載物放在承物板上,是力點,“L”形的拐角點是支點和受力點,受力點的承重能力是車的關鍵。但現有的設計都沒有解決好這一核心問題,存在不少缺點,如:承載力差、結構復雜、體積大、重量過大、不便于攜帶。市面上的手推車處理受力點的設計有:三角形支撐、底板支撐。三角形支撐的手推車的受力點在拉桿以外,需要外加配件。這樣做外觀不好,加工復雜難度大,體積和重量都減下不去,且市面上手推車多是用易于加工的圓管,但圓管做的支撐梁受力變形大,嚴重影響載重量;底板支撐的手推車是依靠整塊成型的承物板,承物板下部固定在拉桿尾部作受力點,承物板的尾部頂住拉桿底作支點,承物板需要很大強度和足夠的厚度,但支撐能力仍有限,且重量過大。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出一種結構簡單、折疊后體積小巧、易于攜帶、承載力強的折疊手推車,尤其是可以根據需要使支撐梁能向車體前后兩個方向翻轉打開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折疊手推車,包括有一對主體桿,套裝于主體桿內的伸縮桿,連接伸縮桿的把手,連接主體桿的橫連把,設于主體桿下部的長軸,裝于長軸兩端的腳輪,以及一對支撐梁,其特征在于:兩支撐梁分別通過銷軸鉸接于主體桿下部內側、長軸的斜上方,兩支撐梁的前端連接有短軸,短軸上安裝有一對輔輪,由兩支撐梁及短軸、輔輪組成的底架可繞銷軸轉動,穿過由主體桿與橫連把構成的內框,由主體桿的一側翻轉至主體桿的另一側。進一步地,支撐梁與銷軸在主體桿內側的安裝位置以支撐梁能被長軸支撐為宜,即支撐梁與長軸接觸支撐時,與主體桿成90度直角。為避免使用時載重物觸碰影響輔輪,所述的一對輔輪上活動安裝有輔輪蓋板。且所述的輔輪蓋板可繞輔輪作大于120度旋轉,蓋住輔輪。所述的主體桿、支撐梁、伸縮桿均采用矩形管。
這樣設計的構造,由于折疊手推車采用四輪結構,支撐梁銷軸鉸接,支撐梁可以翻轉處于主體桿兩側放置,支撐梁支撐在長軸上時呈“L”結構,只有兩腳輪著地時,可作推拉車使用。支撐梁向相反方向放在地面上時,腳輪、輔輪四輪著地,可作拖車使用,因此使得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可折疊成很小的體積,長度和高度都變小,折疊后的整體厚度僅比腳輪高出幾毫米,占用空間小;2、主體桿、伸縮桿和支撐梁都是中空結構,且配件少,重量輕;3、手推車呈“L”形時,受力點在長軸上,結構穩定牢固,承載能力明顯高于同類手推車;4、支撐梁反向打開,四輪著地,適合不同情況的使用,使用者可以自由調節拉桿與承載梁角度,承載能力明顯高于同類手推車;5、手推車可前后雙向打開,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快速方便地選擇使用的推拉方式;?6、輔輪蓋板能上下旋轉,使用時旋向上方,輔輪蓋板能支撐物品,不讓物件壓到輔輪子影響使用;7、折疊后,把手緊靠橫連把,用手可直接把握把手和橫連把,便于攜帶。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支撐梁呈“L”形、伸縮桿未完全展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支撐梁反向翻轉、伸縮桿未完全展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折疊手推車完全折疊收合狀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3,本實施例的手推車包括有一對主體桿1,套裝于主體桿內的可二級伸縮的伸縮桿2,連接伸縮桿的把手3,連接主體桿1的橫連把4,設于主體桿1下部的長軸5,裝于長軸5兩端的腳輪6,一對支撐梁7,連接支撐梁7前端的短軸8,裝于短軸8上的兩輔輪9,輔輪9上活動安裝有輔輪蓋板10。車體的主體桿1、伸縮桿2、支撐梁7以矩形金屬管制成,兩支撐梁7分別通過銷軸11鉸接于主體桿下1部內側、長軸5的斜上方。由兩支撐梁7及短軸8、輔輪9組成的底架可繞銷軸11轉動,穿過由主體桿1與橫連把4構成的內框,由主體桿1的一側翻轉至主體桿1的另一側。
折疊狀態時,如圖3,二級伸縮桿2推入主體桿1內,由兩支撐梁7及短軸8、輔輪9組成的底架可繞銷軸11轉動,收合于由主體桿1與橫連把4構成的內框內,整體的高度只比腳輪6高幾毫米。
第一種使用狀態時,如圖1,支撐梁7向前翻,由兩支撐梁7及短軸8、輔輪9組成的底架向前翻出,完全展開后,支撐梁7被長軸5支撐,支撐梁7與長軸5之間的接觸點成為受力點,即支撐梁7被長軸5支撐時,與主體桿1成90度直角。輔輪9一般不著地,此狀態下適合整車向后作翹起的拖拉或推拉使用,而一旦輔輪9著地后,支撐梁7與長軸5脫離接觸,受力點受力減為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國斌,未經李國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4032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嬰兒推車防溜車的安全帶
- 下一篇:單軌吊用制動小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