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高溫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36181.3 | 申請日: | 2012-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072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賜來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賜來 |
| 主分類號: | C10L9/08 | 分類號: | C10L9/08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傳鑫 |
| 地址: | 51041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高溫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高溫爐,尤其是一種用于褐煤提質過程中褐煤高溫燃燒轉化的高溫爐。
背景技術
全世界的褐煤地質儲量約為4萬億T,占全球煤炭地質儲量的40%左右,我國已有探明褐煤保有儲量1300億T,占全國煤炭總儲量的13%左右,儲量巨大,且埋藏深度淺,可采煤層厚,大多適宜露天開采,生產安全,開采成本低。但是,其熱值低,一般在2700-3600Kcal/kg之間,水分高,全水分在40%左右,毛煤松軟,孔隙率大,易碎裂,比表面積大,易風化、氧化、燃點低,發火期較短,外運困難。
褐煤中的水有三類,即自由水、內在水和結晶水。當褐煤加熱到100℃以上時,大部分的自由水能夠被蒸發。當褐煤在常壓下繼續加熱到150℃以上時,褐煤內在水開始被脫除,羥基官能團發生分解,析出二氧化碳氣體,同時將褐煤的內在水排除。進一步提高溫度,將導致越來越多的羥基官能團分解,從而引起褐煤的表面性質改變。結晶水是和灰分共存的水,要在更高的溫度下才能分解。
目前國內的褐煤提質,從2005年開始褐煤的集中地區,我國的內蒙古各地陸續采用干燥筒烘干的辦法對褐煤進行簡單提質,水分從40%左右烘干到15%左右,這種方法對含水量的降低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從根本上并未對褐煤起到提質和改變化學成分含量的意義。也有個別采用立窯分級靜態高溫燒制,但由于立窯處于立式靜止狀態,導致炭化不均,灰化嚴重,降低炭質的結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能夠使褐煤高溫燃燒轉化均勻、炭質能夠全面轉化的新型高溫爐。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新型高溫爐,包括轉化倉、設于所述轉化倉兩端的進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轉化倉包括依次連接的均化倉、高溫倉、中溫倉、低溫倉和預熱倉,所述進料口設于所述轉化倉的預熱倉端,所述出料口設于所述轉化倉的均化倉端。
所述高溫爐的轉化倉包括依次連接的均化倉、高溫倉、中溫倉、低溫倉和預熱倉,所述進料口設于所述轉化倉的預熱倉端,所述出料口設于所述轉化倉的均化倉端,褐煤從所述進料口首先進入到所述轉化倉的預熱倉中,所述預熱倉的溫度為200℃,進入到預熱倉中的褐煤在預熱倉中得到烘干作用,能夠去掉20%左右的水分,同時褐煤的溫度可以加熱到150℃以上。然后,褐煤從預熱倉進入到低溫倉,所述低溫倉的溫度為500℃,褐煤進入到低溫倉后溫度可上升到350-500℃,這時褐煤開始燃燒,部分化合物分解成可燃氣體參與燃燒,部分分解成水蒸氣從煙囪排出。經過低溫倉后,褐煤從低溫倉進入到中溫倉,所述中溫倉的溫度為900℃,褐煤進入到中溫倉時,溫度可以達到900℃左右,褐煤在中溫倉中開始全面燃燒,化學物中的碳、氫、氧元素全面分解。褐煤進入高溫倉時,高溫倉的溫度為1250℃,進入到高溫倉的褐煤溫度可達1250℃左右,褐煤的化合物中的碳全面炭化,部分CO參與煤炭全面燃燒使溫度得到短時提升。最后,褐煤進入到均化倉中,所述均化倉的溫度為1150℃,所述均化倉受進風口冷空氣的影響溫度比高溫倉略有下降,在均化倉中,燃燒轉化后的褐煤保持一段時間內高溫均化反應,然后從設于所述均化倉端的出料口排出。所述高溫爐的轉化倉包括不同溫度的各個倉,能夠使褐煤不同的炭質化合物在不同溫度及反應時間達到理想的轉化效果,使化合物里面的炭質能夠全面地轉化,褐煤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得到轉變,化學性質穩定,各種有益指標得到提升。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轉化倉沿水平面向上傾斜6-12°,所述均化倉在下端,所述預熱倉在上端。當所述轉化倉沿水平面向上傾斜6-12°時,由于均化倉在下端,預熱倉在上端,褐煤從設于所述預熱倉的進料口進入到所述預熱倉中,由于預熱倉在上端,褐煤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逐漸從所述預熱倉依次滑入低溫倉、中溫倉、高溫倉和均化倉,褐煤利用自身的重力完成在轉化倉中的輸送,合理利用了資源。所述轉化倉向上傾斜的角度可根據需要選擇,傾斜角度越大,褐煤在轉化倉中向下滑動的速度越快,褐煤在轉化倉中高溫燃燒轉化的時間越短,實踐中,可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傾斜角。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轉化倉中均化倉、高溫倉、中溫倉、低溫倉和預熱倉的長度比為3:4:5:5:6。所述轉化倉中均化倉、高溫倉、中溫倉、低溫倉和預熱倉的長度大小直接影響褐煤在各個倉中的停留時間長短,直接影響褐煤在不同溫度的各個倉中的反應時間長短,當所述均化倉、高溫倉、中溫倉、低溫倉和預熱倉的長度比為3:4:5:5:6,褐煤在各個倉中的停留轉化時間最為合理,褐煤的炭質轉化更加全面徹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賜來,未經陳賜來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3618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