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自動分子棋盤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35196.8 | 申請日: | 2012-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6182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張鳳嘉;劉禹含;趙立;賈智超;張品好;雷耀龍;呂坤;詹廣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鳳嘉;郝志勇 |
| 主分類號: | A63F3/02 | 分類號: | A63F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23000***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分子 棋盤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娛樂設施領域,涉及一種能快速分離各種黑白棋子的自動分子棋盤。?
背景技術
目前普通的圍棋棋子分離仍然是采用手工分揀,費事、費力。而市場上的一些實用自動分離棋盤大多數卻只能分離磁性棋子,對普通的棋子則起不到自動分離的效果。?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人工分揀棋子費時,費力的問題。將機電技術溶于平常的娛樂設施中,形成了這款能自動識別并分離黑白棋子的自動分子棋盤。利用灰度傳感器產生信號,采用單片機對信號進行識別和處理,并將信號傳遞至電磁鐵,控制執行機構的伸縮,執行過程為:當黑子通過時,執行機構保持收縮狀態,黑子繼續隨傳送帶運動,當白子通過時,執行機構迅速伸出,將白子推出傳送帶。?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所使用的技術方案:一種能快速分離黑白棋子的自動分子棋盤,包括灰度傳感器、漏斗、齒形帶,其特征是沾有膠塊的齒形帶與帶輪連接,齒形帶上端設有漏斗,電磁鐵上方設有灰度傳感器,在齒形帶一端裝有導子槽,主電動機通過聯軸器與軸2連接。箱體左端的導子槽下面裝有黑棋棋盒,箱體右端裝有白棋棋盒,漏斗內部設有的雙聯移動毛刷與縱向傳動桿2鉸接,一齒形帶的正上方設有一級阻隔毛刷。?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精準自動分離黑白棋子,減少人工勞動。?
附圖說明
圖1自動分子棋盤整體圖?
圖2自動分子棋盤前視圖?
詳細說明?
圖中1.箱體??2.白棋棋盒???3.漏斗??4.齒形帶???5.主電動機????6.一級阻隔毛刷????7.縱向傳動桿1????8.縱向傳動桿2???9.軸1???10.?從動輪????11.?電動機2??12.聯軸器???13.桿1????14.黑棋棋盒???15.桿2???16.桿3????17.軸承套??18.灰度傳感器???19.推桿???20.電磁鐵???21.彈簧???22.雙聯移動毛刷???23.導子槽???24.軸2???25主動輪。?
具體實施方式
圖1,一級阻隔毛刷(6)的左上角和右上角通過螺栓固定在漏斗(3)上,兩個一級阻隔毛刷(6)關于中間擋板對稱放置。雙聯移動毛刷(22)的兩個毛刷上端通過兩個U型鐵片用螺栓固定在一起,雙聯移動毛刷(22)的中心位置與縱向傳動桿2(8)通過螺栓連接。兩根縱向傳動桿2(8)穿過橫向傳動桿左右兩端,通過螺栓固定。桿3(16)穿過軸承套(17)并通過縱向傳動桿2(8)的中心,通過緊定螺絲連接,且桿3(16)與軸承套(17)為間隙配合。桿2(15)的左端與桿3(16)右端鉸接,桿2(15)的右端與桿1(13)左端鉸接。桿1(13)的右端與聯軸器(12)通過螺栓連接,聯軸器(12)的另一端與電動機2(11)軸通過緊定螺絲連接。軸1(9)的2/5和4/5處與兩個從動輪(10)通過平鍵連接。?
圖2,主電動機(5)通過聯軸器與軸2(24)連接。軸2(24)的2/5和4/5處與兩個主動輪(25)過平鍵連接,黑棋棋盒(14)與箱體(1)為間隙配合。灰度傳感器(18)的兩端固定在薄片上,薄片通過螺栓固定在漏斗(3)右表面的左下與右下處,且與推桿(19)處于同一垂直面上。主動輪(25)與從動輪(10)之間通過齒形帶(4)傳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鳳嘉;郝志勇,未經張鳳嘉;郝志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3519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