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測量索體應力數據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32914.6 | 申請日: | 2012-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389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明(設計)人: | 范學明;蘇成;王濤;徐郁峰;李康業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L5/06 | 分類號: | G01L5/0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蔡茂略 |
| 地址: | 51064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測量 應力 數據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應力數據測量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測量索體應力數據的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索體(如鋼纜)的應力數據測量方法一般采用頻率法,或者采用荷重傳感器測定法。
頻率法有許多缺點。例如,局限于測量索體的兩端為簡支或者固支的情況下索體的應力數據,對于多點彈性支承情況下索體的應力數據測量難以實現。在目前大型復雜的工程項目中,此缺點尤為明顯,采用這種技術時,只能應用于兩端為簡支或者固支的情況下的索體的應力數據測量。
上述方法的另一缺點是,需要工程技術人員定期到現場安裝儀器進行測量,難以實現對索體的應力數據進行長期連續的采集。
荷重傳感器測量法也有許多缺點。例如,荷重傳感器的體積和質量很大,導致安裝不便,即在對索體的應力數據進行測量時,也難以對損壞的荷重傳感器進行更換維修。
上述方法的另一缺點是,荷重傳感器的價格很高,維護費用也高,所以難以在實際工程中普遍使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和不足,提供一種安裝方便、構造簡單、體積小、質量輕、價格便宜的測量索體應力數據的裝置。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測量索體應力數據的裝置,包括兩個索體固定裝置、傳感器、兩個分別固定在索體固定裝置上的安裝塊,傳感器通過安裝塊固定在兩個索體固定裝置之間;所述傳感器采用振弦式傳感器。
所述傳感器通過安裝塊固定在兩個索體固定裝置之間,具體是,安裝塊上設置有傳感器安裝孔、緊固螺釘,傳感器的一端為凹槽端,另一端為光滑端;凹槽端和光滑端分別置于傳感器安裝孔內并通過緊固螺釘固定。
所述索體固定裝置包括索體固定座和索體固定栓,所述索體固定栓通過螺桿、螺母與索體固定座固定連接。
所述索體固定座對應于索體固定栓的面為內圓弧過度面。
所述索體固定栓呈“U”形。
所述傳感器通過信號傳輸線與數據采集器連接。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的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不僅適合應用于各種索體的應力數據測量,而且不需要工程人員定期到現場安裝儀器進行測量,只需要通過導線將傳感器(或者多個傳感器)連接到數據采集器中,就能實現自動化采集,并能達到長期連續的數據采集效果。
本實用新型索體固定裝置采用“U”形結構的索體固定栓和內圓弧過度面的索體固定座,兩者相配合,增加了與索體的的夾持面,使索體更加牢靠的被固定,提高了索體應力數據的準確性。
本實用新型安裝塊上設置有傳感器安裝孔、緊固螺釘,只需將傳感器的兩端分別穿入該傳感器安裝孔內,再擰緊緊固螺釘,便可牢靠、方便的將傳感器固定在兩個索體固定裝置上。
本實用新型體積小、質量輕、價格便宜,技術手段簡便易行,具有積極的技術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測量索體應力數據的裝置平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測量索體應力數據的裝置縱向側視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測量索體應力數據的裝置橫向側視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測量索體應力數據的裝置傳感器平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具體詳細描述。
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測量索體應力數據的裝置,包括傳感器1、兩個索體固定裝置、兩個分別固定在索體固定裝置上的安裝塊2,傳感器1通過安裝塊2固定在兩個索體固定裝置之間;所述傳感器1采用振弦式傳感器,振弦式傳感器1通過信號傳輸線與數據采集器連接。
如圖1、圖3、圖4所示。上述傳感器1通過安裝塊2固定在兩個索體固定裝置之間,具體是安裝塊2上設置有傳感器安裝孔3、緊固螺釘3-1,傳感器1的一端為凹槽端1-1,另一端為光滑端1-2;凹槽端1-1和光滑端1-2分別置于傳感器安裝孔3內并通過緊固螺釘3-1固定。
如圖3所示。所述索體固定裝置包括索體固定座6和索體固定栓7,所述索體固定栓7通過螺桿5、螺母4與索體固定座6固定連接。所述索體固定栓7呈“U”形,索體固定座6對應于索體固定栓7的面為內圓弧過度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3291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