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環簧插孔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31610.8 | 申請日: | 2012-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1768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明(設計)人: | 李統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永貴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187 | 分類號: | H01R13/187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標專利事務所 51213 | 代理人: | 伍孝慈 |
| 地址: | 621000***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插孔 組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車、工業設備、城軌及鐵路車輛電器領域的電連接器,具體涉及新能源汽車使用的大電流小體積高壓電連接器上所使用的環簧插孔組件。
背景技術
電連接器一般由插頭和插座組成,插頭和插座內分別有不同的接觸件,接觸件插合到位后就實現了電連接器的功能,完成這種連接的零部件一般稱為插針和插孔組件。
插針和插孔是電連接器關鍵元件,它直接影響著電連接器的可靠性。插針和插孔大多采用導電性能良好的彈性銅合金材料機加而成,表面采用鍍銀、鍍金達到接觸電阻小及防腐蝕的目的。
傳統插孔組件的接觸形式主要有劈槽式、冠簧式、線簧式,在各類傳統連接器中已廣泛使用。但是,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各種設備、系統均在向小型化發展,而其電力連接需求卻在增加,傳統的電連接器已經不能滿足大電流小體積的使用要求,特別是不能滿足新能源汽車的使用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環簧插孔組件。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環簧插孔組件,包括插孔套管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套管本體的一端設有壓接孔,所述插孔套管本體的另一端設有環簧固定塊安裝孔,所述環簧固定塊安裝孔內還設有至少兩個環簧固定塊和至少一個環簧組件。
優選的,所述環簧固定塊為環簧外固定塊或環簧內固定塊。
優選的,所述環簧固定塊為圓柱形,所述環簧固定塊的外徑與所述環簧固定塊安裝孔的內徑匹配。
優選的,所述環簧外固定塊的一端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為C形。
優選的,所述環簧內固定塊設的兩端均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為C形。
優選的,所述環簧組件包括環簧和骨架彈簧,所述環簧通過螺旋纏繞的方式設置在所述骨架彈簧上,所述骨架彈簧的兩端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
優選的,所述骨架彈簧為并圈彈簧或開口彈簧。
優選的,所述環簧單圈與軸向方向成±30度角,所述環簧單圈的截面為橢圓形。
優選的,所述壓接孔的孔徑大小與導線的截面的直徑大小相匹配。
優選的,插孔套管本體為圓柱形。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提高了產品合格率和生產效率,降低使用過程中的故障發生率;
2、減小插孔組件的外徑,縮短插孔組件的長度,從而滿足新能源汽車對連接器大電流小體積的使用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一種環簧插孔組件整體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1中的附圖標記所對應的名稱為:
101壓接孔,102插孔套管本體,103環簧固定塊,104環簧組件,105環簧固定塊安裝孔。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一種環簧插孔組件環簧外固定塊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2中的附圖標記所對應的名稱為:
201環簧外固定塊,202凹槽。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一種環簧插孔組件環簧內固定塊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3中的附圖標記所對應的名稱為:
301環簧內固定塊,302凹槽。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一種環簧插孔組件環簧組件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4中的附圖標記所對應的名稱為:
401環簧,402骨架彈簧。
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一種環簧插孔組件整體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5中的附圖標記所對應的名稱為:
501壓接孔,502插孔套管本體,503環簧固定塊,504環簧組件,505環簧固定塊安裝孔。
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一種環簧插孔組件整體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6中的附圖標記所對應的名稱為:
601壓接孔,602插孔套管本體,603環簧固定塊,604環簧組件,605環簧固定塊安裝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環簧插孔組件,包括插孔套管本體102,所述插孔套管本體102的一端設有壓接孔101,所述插孔套管本體102的另一端設有環簧固定塊安裝孔105,所述環簧固定塊安裝孔105內還設有至少兩個環簧固定塊103和至少一個環簧組件10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永貴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四川永貴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3161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