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污水處理下水道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31121.2 | 申請日: | 2012-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0214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26 |
| 發明(設計)人: | 雷文茵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南川區富民科技推廣中心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8400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污水處理 下水道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下水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污水處理下水道。
背景技術
目前,城市每天都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由于沒有及時治理,這些污廢水污染著城市的河道及環境,嚴重影響著城市居民的生活,嚴重污染地區甚至危害動植物的生命和人類的生活條件,破壞了生態平衡。專業技術人員致力于環境保護,治理污水、廢水先根據污水源處的情況,大多采取如下措施:一、根除污水源;二、建立污、廢水處理工廠,污水處理廠一般分為城市集中污水處理廠和各污染源分散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排入河道或城市管道,有時為了回收循環利用廢水資源,需要提高處理后出水水質時則需建設污水回用或循環利用污水處理廠,總的來說,污水處理一般分為一級、二級、三級或深度處理。城市生活用水每天的量非常大,因此為污水處理帶來很大壓力,如果在污水流經下水道的過程中,能預先處理一部分水,那么將會大大降低污水處理的壓力。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的下水道不能初步過濾污水,功能單一的缺點,提供一種能初步過濾污水,方便簡單的新型下水道。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污水處理下水道,依次包括污水段、濾水段、凈水段,污水段和濾水段由柵欄濾網分隔,濾水段和凈水段由半透膜分隔,且柵欄濾網上濾水段那一面設置有生物膜。
采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一種新型污水處理下水道,依次包括污水段、濾水段、凈水段,污水段和濾水段由柵欄濾網分隔,濾水段和凈水段由半透膜分隔,且柵欄濾網的濾水段面設置有生物膜。生活污水流入下水道時,流入到污水段,污水段和濾水段的柵欄濾網首先將污水的大塊雜質和漂浮物過濾,經過初步過濾的污水橫向延伸至濾水段,柵欄濾網上濾水段那面設置有生物膜,生物膜是利用固著在惰性材料表面的膜狀生物群落來處理污水,對懸浮顆粒進行攔截,氧化分解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質;濾水段和凈水段由半透膜分隔,半透膜只允許溶液通過,而溶質則不能通過,進一步凈化濾水段的水,濾水段的水延伸至凈水段,隨著水流,將生活污水初步過濾,最終將濾水段的水和凈水段的水直接進入污水處理廠觸及處理后的處理池中,為污水一級處理減輕了壓力,節約了能源。
進一步,一種新型污水處理下水道,其中,所述的污水段、濾水段、凈水段的截面寬度比例為6:3:1。因為污水的量大,柵欄濾網有一定阻礙力,半透膜的過濾時間較長,對水流會造成一定阻礙,為了保證下水道的水流通暢,將污水段、濾水段、凈水段的截面寬度比例設為6:3:1。
更進一步,一種新型污水處理下水道,其中,所述的半透膜為陶瓷過濾膜。陶瓷過濾膜可以起到半透膜的作用且具有高強度,因此,避免下水道水流過大對半透膜起到損害。
采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一種新型污水處理下水道,在下水道的污水流經過程中,對污水進行過濾、凈化,最終得到一部分凈化的水,充分利用了污水流經下水道的時間,經過凈化的凈水可直接進入污水處理廠的二級處理池,為污水處理廠的一級處理池減輕壓力,且節約能源,提高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污水處理下水道實施例的局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下水道截面分隔包括污水段1、濾水段4、凈水段6,污水段1和濾水段4由柵欄濾網2分隔,濾水段4和凈水段6由半透膜5分隔,且柵欄濾網2的濾水段面設置有生物膜3。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生活污水流入下水道時,流入到污水段1,污水段1和濾水段4的柵欄濾網2首先將污水的大塊雜質和漂浮物過濾,橫向延伸至濾水段4,柵欄濾網2的濾水段4那一面設置有生物膜3,對懸浮顆粒進行攔截,氧化分解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質;濾水段4和凈水段6由半透膜5分隔,半透膜5凈化濾水段4的水,濾水段4的水延伸至凈水段6,隨著水流,將生活污水初步過濾,最終將濾水段4的水和凈水段6的水直接進入污水處理廠相應地處理池中,為污水一級處理減輕了壓力,節約了能源。
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南川區富民科技推廣中心,未經重慶市南川區富民科技推廣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3112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