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遙控通心絡治療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30339.6 | 申請日: | 2012-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3338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15 |
| 發明(設計)人: | 杜廷海;朱明軍;杜陽陽;關方霞;吳迪;吳建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杜廷海;吳建春 |
| 主分類號: | A61N1/36 | 分類號: | A61N1/36;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原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張君燕 |
| 地址: | 450000***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遙控 通心絡 治療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尤其是涉及遙控通心絡治療儀。?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飲食結構改變和工作壓力的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病率逐年增加,給人類造成了極大的危害。近年來穴位外治法治療心臟病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明確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環、調脂等作用。人體穴位具有電磁特性,它是磁場聚集點,經絡是實現生物放大效應的主要渠道。人體穴位電刺激以往均采用針灸直接刺激或者有線電針灸刺激。采用針灸直接刺激或者有線電針灸刺激,存在有創、有感染、患者對針刺恐懼心理的不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電磁刺激治療效率的遙控通心絡治療儀。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遙控通心絡治療儀,包括控制部分、采樣部分和電極,其特征是:所述控制部分由中央控制器、微處理器、無線接收模塊及功率發射模塊構成,所述中央控制器和與其實現無線通信的微處理器連接,無線接收模塊與微處理器輸入接口連接,無線接收模塊輸出接口與功率發射模塊連接;所述采樣部分由無線發射模塊、A/D轉換模塊和電傳感器構成,所述A/D轉換模塊輸入接口與電傳感器輸出端電連接,A/D轉換模塊輸出接口與無限發射模塊連接;所述電極部分由設置在絕緣基板上的電磁線圈構成,在所述電磁線圈的兩電極端固連有凸起。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它實現遙控對心臟患者進行身體相關穴位的電刺激治療;解決現有采用針灸直接刺激或有線電針灸刺激存在有創、易感染、患者對針刺恐懼心理的不足。并能夠實時采集覆著在患者皮膚上電極的電傳感器無線傳輸來的心電頻率信號,通過改變功率發射模塊發射頻率和發射功率大小,相應調整對應于覆著在患者選定穴位處的電磁線圈的電刺激強度和頻率,與人體中的經絡循行和氣血津液循行產生全息共振達到舒通氣血、化瘀通絡的作用,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控制單元電路原理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電極單元電路原理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采樣單元電路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2、3所示遙控通心絡治療儀,包括控制部分、采樣部分和電極;所述控制部分由中央控制器、微處理器、無線接收模塊及功率發射模塊構成,所述中央控制器和與其實現無線通信的微處理器連接,無線接收模塊與微處理器輸入接口連接,無線接收模塊輸出接口與功率發射模塊連接;所述采樣部分由無線發射模塊、A/D轉換模塊和電傳感器5構成,所述A/D轉換模塊輸入接口與電傳感器5輸出端電連接,A/D轉換模塊輸出接口與無限發射模塊連接;所述電極部分由設置在絕緣基板1上的電磁線圈2構成,在所述電磁線圈2的兩電極端固連有凸起3、4。?
中央控制器通過無線方式分別向每個微處理器發出控制指令,控制每個微處理器所對應的功率發射模塊的發射頻率和發射功率,從而實時調整與該功率發射模塊對應的、覆著在患者選定穴位處的電磁線圈2的電刺激強度和頻率,通過固定在絕緣基板1上與電磁線圈2兩電極端連接的凸起3、4進行電刺激治療;同時,中央控制器通過微處理器接收其所對應的、覆著在該患者相關穴位的電極電傳感器5無線傳輸來的心電頻率信號,通過改變功率發射模塊發射頻率和發射功率大小,相應調整對應于覆著在患者選定穴位處的電磁線圈2的電刺激強度和刺激頻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杜廷海;吳建春,未經杜廷海;吳建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3033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