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輪轂鑄造用溫度傳感熱電偶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628239.X | 申請日: | 2012-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160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樹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萬豐奧威汽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K7/02 | 分類號: | G01K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連平 |
| 地址: | 3125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輪轂 鑄造 溫度 傳感 熱電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輪轂生產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輪轂鑄造用溫度傳感熱電偶。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汽車輪轂在鑄造過程中為了有效分析和監(jiān)控鑄造產品毛坯質量要使用溫度傳感器,現(xiàn)有的溫度傳感器重的熱電偶采用鋼質的外殼,在實際測試時,鋼制的外殼經常與待測部件發(fā)生不接觸現(xiàn)象,這樣測到的溫度并不是需要測試部位的真實溫度,使得輪轂的生產過程不能正常監(jiān)控而發(fā)生質量問題,如在實際鑄造過程中,充型時鋁液溫度要控制在680℃,由于模具在充型和冷卻生產過程中,模具溫會急劇變化,模具本身會熱脹冷縮,而鋼制的外套,在受熱后變形小,這樣本來測試溫度時,鋼制外套是與輪轂待測部接觸的,但發(fā)生變形后,鋼制外套與輪轂的待測試部位便分離開來,最終導至模具與熱電耦接觸不良,使得溫度傳感器測試的不是待測部位的溫度,這樣根據溫度傳感器指示的溫度控制輪轂生產工藝中某部位的成型溫度便發(fā)生了偏差,從而影響輪轂產品生產質量的可控性。還有就是現(xiàn)在的溫度傳感熱電偶的輸出導線沒有受到任何保護,開合模具時溫度傳感熱電偶受到碰撞,輸出導線易發(fā)生脫焊,造成無法輸出傳感信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輪轂鑄造用溫度傳感熱電偶,它可以確保溫度傳感熱電偶與輪轂待測部位緊密接觸,同時對輪轂輸出導線也進行良好保護。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措施如下:
輪轂鑄造用溫度傳感熱電偶,包括熱電偶,銅制的殼體套在熱電偶上,開口端焊緊,銅制的殼體有凸起的臺階圓柱面,臺階圓柱面與螺母之間用彈簧插套在殼體上,溫度傳感熱電偶的信號輸出導線固定在殼體上,彈簧插套在銅制的殼體上且罩著溫度傳感熱電偶的信號輸出導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它可以確保溫度傳感熱電偶與輪轂待測部位緊密接觸,同時對輪轂輸出導線也進行良好保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銅制的殼體;2、前彈簧;3、螺母;4、后彈簧;5、溫度傳感熱電偶的信號輸出導線。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見圖1所示,輪轂鑄造用溫度傳感熱電偶,包括熱電偶部件,熱電偶部件設置于銅制的殼體1內形成溫度傳感熱電偶,銅制的殼體1有成型有凸起的臺階圓柱面11,前彈簧2一端壓在臺階圓柱面11上、另一端壓在螺母3上,溫度傳感熱電偶的信號輸出導線5固定在殼體1上,后彈簧4插套在銅制的殼體1上且罩著溫度傳感熱電偶的信號輸出導線5。
工作原理:模具在充型和冷卻生產過程中,模具溫會急劇變化,模具本身會熱脹冷縮,采用銅制的殼體1的溫度傳感熱電偶,當在低壓鑄造機臺上往模具注鋁液時,模具受熱膨脹變形時,銅的變形量更大,同時彈簧頂住殼體凸出圓柱臺階部分,這樣可以確保電偶與模具接觸緊密,溫度傳感器測到待測部位的真實溫度,以便生產過程中控制。后彈簧4可以確保當溫度傳感熱電偶發(fā)生意外碰撞時,保護溫度傳感熱電偶的信號輸出導線5以免脫焊,造成無信號輸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萬豐奧威汽輪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萬豐奧威汽輪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2823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