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槽式太陽能聚光熱發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23492.6 | 申請日: | 2012-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710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麻樹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飛秒光電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3G6/06 | 分類號: | F03G6/06;F24J2/34;F01K11/02;F01K2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創知專利事務所 61213 | 代理人: | 李子安 |
| 地址: | 710119 陜西省西安***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太陽能 聚光 發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電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槽式太陽能聚光熱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采用太陽熱能進行大規模集中式發電,不僅對我國電力的可持續發展和改變以煤為主的發電結構將發揮重大作用,也是電力工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能源基礎。太陽能熱發電系統按集熱器類型的不同,可分為槽式系統、塔式系統和碟式系統三大類。槽式太陽能熱發電技術與其他2種發電系統相比較最為成熟,效率最高的。但循環效率仍只有40%左右。目前太陽能槽式發電的研究工作集中在新材料、新工藝、新設計等方面,并已取得了一些實質性的進展。但由于現有理論的局限,要取得進一步的技術突破,還需要一段探索過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槽式太陽能聚光熱發電裝置,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改善了現有槽式太陽能聚光熱發電裝置發電效率低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槽式太陽能聚光熱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熱管、蒸汽管、汽輪機、發電機、將集熱管內部高溫液體的熱量傳導給蒸汽管的熱交換器和多個串并聯排列的槽式太陽能集熱器;所述集熱管連接在槽式太陽能集熱器的首尾輸出端,所述槽式太陽能集熱器的首輸出端和尾輸出端之間的集熱管上依次安裝有高溫儲熱器、低溫儲熱器和導液熱泵,所述高溫儲熱器布設于槽式太陽能集熱器的首輸出端和熱交換器之間,所述低溫儲熱器和導液熱泵布設于熱交換器和槽式太陽能集熱器的尾輸出端之間;所述熱交換器與汽輪機的進汽端之間布設有當太陽聚光熱能不足時用于對蒸汽管中的蒸汽進行輔助加熱的天然氣鍋爐,所述汽輪機的出汽端布設有將汽輪機運動后蒸汽管中溢出的蒸汽冷卻成水的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布設有用于對水增壓以保證蒸汽管內的水被循環利用的給水泵,所述汽輪機的和發電機通過法蘭同軸相接,所述熱交換器、天然氣鍋爐、汽輪機、冷凝器和給水泵依次通過蒸汽管首尾相接,所述槽式太陽能集熱器和高溫儲熱器之間的集熱管上、熱交換器和低溫儲熱器之間蒸汽管上以及天然氣鍋爐和汽輪機之間的蒸汽管上均安裝有閥門。
上述一種槽式太陽能聚光熱發電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熱交換器表面涂覆有金屬防護層。
上述一種槽式太陽能聚光熱發電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閥門為用于防止管道內介質回流的單向閥。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投入成本低,采用槽式太陽能集熱器和天然氣鍋爐互補發電,有效提高了現有槽式太陽能聚光熱發電裝置的發電效率。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槽式太陽能集熱器;????2—集熱管;??????3—閥門;
4—高溫儲熱器;??????????5—熱交換器5;???6—蒸汽管;
7—汽輪機;??????????????8—發電機;??????9—冷凝器;
10—給水泵;?????????????11—低溫儲熱器;?12—導液熱泵;
13—天然氣鍋爐。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集熱管2、蒸汽管6、汽輪機7、發電機8、將集熱管2內部高溫液體的熱量傳導給蒸汽管6的熱交換器5和多個串并聯排列的槽式太陽能集熱器1;所述集熱管2連接在槽式太陽能集熱器1的首尾輸出端,所述槽式太陽能集熱器1的首輸出端和尾輸出端之間的集熱管2上依次安裝有高溫儲熱器4、低溫儲熱器11和導液熱泵12,所述高溫儲熱器4布設于槽式太陽能集熱器1的首輸出端和熱交換器5之間,所述低溫儲熱器11和導液熱泵12布設于熱交換器5和槽式太陽能集熱器1的尾輸出端之間;所述熱交換器5與汽輪機7的進汽端之間布設有當太陽聚光熱能不足時用于對蒸汽管6中的蒸汽進行輔助加熱的天然氣鍋爐13,所述汽輪機7的出汽端布設有將汽輪機7運動后蒸汽管6中溢出的蒸汽冷卻成水的冷凝器9,所述冷凝器9的出口端布設有用于對水增壓以保證蒸汽管6內的水被循環利用的給水泵10,所述汽輪機7的和發電機8通過法蘭同軸相接,所述熱交換器5、天然氣鍋爐13、汽輪機7、冷凝器9和給水泵10依次通過蒸汽管6首尾相接,所述槽式太陽能集熱器1和高溫儲熱器4之間的集熱管2上、熱交換器5和低溫儲熱器11之間蒸汽管6上以及天然氣鍋爐13和汽輪機7之間的蒸汽管6上均安裝有閥門3。
本實施例中,所述熱交換器5表面涂覆有金屬防護層。
本實施例中,所述閥門3為用于防止管道內介質回流的單向閥。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化,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飛秒光電科技(西安)有限公司,未經飛秒光電科技(西安)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2349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油路過濾管路
- 下一篇:分體側伸式充填隔離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