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基于GPRS的配電線路無功優化智能控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23342.5 | 申請日: | 2012-1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2891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13 |
| 發明(設計)人: | 蓋林農;李剛田;張寶澤;郭潔;高樹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東營供電公司;利津縣供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3/18 | 分類號: | H02J3/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gprs 配電 線路 無功 優化 智能 控制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配電線路配套設施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基于GPRS的配電線路無功優化智能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配電線路動態無功補償能夠有效降低線路損耗、降低電能損耗,提高功率因數和改善各節點的電壓質量。但是配電線路各補償裝置運行狀況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系統的穩定運行和無功補償的降損效果。而如何使無功補償裝置科學、合理、可靠的運行一直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我國配電線路普遍較長,部分線路經過地區地理環境較差,給實現無功補償裝置的遠程監控管理和運行維護帶來了困難,加重維護人員的負擔。配電線路無功優化控制系統的數據通訊具有終端節點多且分散,通訊距離長,實時性和可靠性要求較高的特點。通常采用的通訊方式主要包括:電力線載波、紅外及藍牙、電話線modem以及GSM短信,但是這幾種通訊方式都具有其難以克服的缺點:
電力線載波通信是電力系統特有的通信方式,它是利用現有電力線,通過載波方式高速傳輸模擬或數字信號的技術,是唯一不需要線路投資的有線通信方式。但是電力線間歇性噪聲較大,信號衰減快,線路阻抗經常波動等等,這些問題使長距離通信的可靠性不能保證。
紅外通信是以紅外線作為載體來傳送數據信息,是近距離通信方式,紅外通信的另一個缺點是方向性強,在本系統中實施會有很大困難。藍牙(Bluetooth)是一種近距離無線數據通訊技術標準。它只能夠在10米的半徑范圍內實現單點對多點的無線數據和聲音傳輸。
電話線modem需要架設線路,不具備靈活性,同時在經濟性上,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每月需一定數額的月租費,增加了系統的運營費用。GSM短信方式可以遠距離通信,也具有移動性,按條收費。但是傳輸數據流量受限。一條普通短信最大數據量為140字節,對于比較大的數據幀需要分成多條發送,費用就相當可觀。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上述缺陷,進行了有益的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基于GPRS的配電線路無功優化智能控制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GPRS的配電線路無功優化智能控制系統,包括服務器上位機系統、無功補償控制器智能終端和GPRS網絡系統,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的服務器上位機系統包括上位PC機、通信服務器和調度自動化系統,所述無功補償控制器智能終端有若干個,并且所有無功補償控制器智能終端通過配電線路連接在一起,所述無功補償控制器智能終端上的工作運行情況通過GPRS網絡系統發送至通信服務器,所述通信服務器通過以太網與上位PC機連接,所述上位PC機通過IP網絡與調度自動化系統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GPRS網絡系統可與以太網連接,所述GPRS網絡系統的傳輸速率為171.05KB/S;
進一步地,無功補償控制器智能終端包括信號檢測與處理模塊、單片機控制模塊和GPRS收發器,所述信號檢測與處理模塊包括電壓采樣回路、第一信號調理電路、電流采樣電路、第二信號調理電路、功率因數角的測量電路以及A/D轉換電路,所述單片機控制模塊包括單片機、LCD顯示屏、驅動電路和RS232接口;
進一步地,電壓采樣回路與第一信號調理電路連接,所述電流采樣電路與第二信號調理電路連接,所述第一信號調理電路連接、第二信號調理電路分別與A/D轉換電路連接,所述功率因數角的測量電路、A/D轉換電路分別連接到單片機上,所述單片機上連接有電源,所述單片機與LCD顯示屏雙向連接,所述單片機通過驅動電路控制投切開關,所述單片機通過RS232接口與GPRS收發器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有效的提高了數據傳輸速率和傳輸量,能夠滿足無功補償控制器數據通信的傳輸速率要求。可以永遠在線。只要有移動信號覆蓋的地方,就可以實時對無功補償控制器進行遠程通信控制。實現辦公室化的集中管理和操作。線路中各電容器運行狀態以及各補償節點潮流情況一目了然。方便地實現所有線路電力電容器自動投切和整定工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系統拓撲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無功補償控制器智能終端的結構原理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東營供電公司;利津縣供電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東營供電公司;利津縣供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2334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