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高層建筑物施工集水坑模板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21750.7 | 申請日: | 2012-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545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杰;夏曉軍;倪宏達;高李軍;宋民偉;沈威;王全逵;戴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17/00 | 分類號: | E04G17/00;E04G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麗巖;唐曉麗 |
| 地址: | 100054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層 建筑物 施工 集水 模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模板,特別是一種高層建筑物施工集水坑模板。
背景技術
模板工程指新澆混凝土成型的模板以及支承模板的一整套構造體系,在建筑行業中廣泛應用。其中,接觸混凝土并控制預定尺寸,形狀、位置的構造部分稱為模板。支持和固定模板的桿件、桁架、聯結件、金屬附件、工作便橋等構成支承體系。集水坑模板在高層建筑物混凝土施工中是一種臨時結構。但是,現有高層建筑物施工集水坑模板是在現場散拼安裝,其整體剛度和穩定性不足且不易重復利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集水坑模板整體剛度和穩定性不足的現象,提供了一種高層建筑物施工集水坑模板,要解決現有模板的剛度和穩定性不足且不能重復利用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是:一種高層建筑物施工集水坑模板,包括四面和底面圍合的無蓋箱形面板、內支撐系統和背楞,所述無蓋箱形面板包括側模板和底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上分布有排氣孔,所述內支撐系統包括上中下三層平面網格形的橫向支撐和九根與橫向支撐的九個節點連接的豎向支撐,所述無蓋箱形面板的頂面交叉分布有抗浮鋼管,所述抗浮鋼管與集水坑四周預埋的地錨鋼筋連接。
所述無蓋箱形面板是木膠合板、竹膠合板或竹木膠合板。
所述豎向支撐和橫向支撐的材質是木方或鋼管。
所述豎向支撐與橫向支撐的連接是榫卯連接或螺栓連接。
所述橫向支撐的間距為600mm;所述豎向支撐的間距為600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了集水坑模板的整體剛度和穩定性,且結構簡單,拆模后,稍加修復即可再次使用于同尺寸的集水坑。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橫端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縱端面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無蓋箱形面板、1.1-側模板、1.2-底模板、1.3-排氣孔、2-內支撐系統、2.1-橫向支撐、2.2-豎向支撐、3-背楞、4-抗浮鋼管、5-地錨鋼筋、6-集水坑。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1-圖2所示,一種高層建筑物施工集水坑模板,包括四面和底面圍合的無蓋箱形面板1、內支撐系統2和背楞3,無蓋箱形面板1包括側模板1.1和底模板1.2,其特征在于:底模板1.2上分布有排氣孔1.3,內支撐系統2包括上中下三層平面網格形的橫向支撐2.1和九根與橫向支撐2.1的九個節點連接的豎向支撐2.2,無蓋箱形面板1的頂面交叉分布有抗浮鋼管4,抗浮鋼管4與集水坑6四周預埋的地錨鋼筋5連接。
所述無蓋箱形面板1是木膠合板、竹膠合板或竹木膠合板。所述豎向支撐2.2和橫向支撐2.1的材質是木方或鋼管。所述豎向支撐2.2與橫向支撐2.1的連接是榫卯連接或螺栓連接。所述橫向支撐2.1的間距為600mm;所述豎向支撐2.2的間距為600mm。
制作該集水坑模板時應參考以下步驟進行:
集水坑模板制作:采用15mm木膠板制作板面,利用木方制作40×90mm背楞,間距250mm。根據集水坑尺寸,提前加工成無蓋箱形,各陰角處設置90×90mm的木方加強。橫向支撐2.1采用90×90mm的木方上、中、下設置三道,上、下橫向支撐距模板上、下口300mm。
集水坑模板安裝:
模板對準墻體線就位后,集水坑相對兩面模板采用90×90mm木方制作的豎向支撐2.2兩端支在橫向支撐2.1的交點上,采用螺栓固定牢固。豎向支撐上、中、下三道設置,水平向間距600mm。
為防止模板因支撐力而進入結構,在橫向、豎向支撐交點處,用雙股8#鉛絲將對面模板拉緊。底模板每邊預埋長500mm的螺紋三級32短鋼筋作為地錨鋼筋5,與綁扎在底模板鋼筋上的附加筋焊牢,采用規格為Φ48的抗浮鋼管4與地錨鋼筋5鎖死,壓住集水坑模板使之不上浮,同時在底部模板面上對稱設置四個規格為Ф20的排氣孔1.3。
模板拆除:
模板應優先考慮整體拆除,便于整體轉移重復進行整體安裝。先拆除抗浮鋼管4、地錨鋼筋5、螺栓等附件,再拆除橫向支撐2.1和豎向支撐2.2,之后用撬杠輕輕撬動無蓋箱型面板1,使其脫離墻體,即可運走模板。模板拆除時應保證混凝土強度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損壞,方可拆除。拆模時,及時將拆下的模板調運到模板堆放區清理,準備下次使用。模板清理時,把板上粘連物清除,并涂刷脫模劑,把拆下的扣件配件集中收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2175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