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剪切廢料收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21723.X | 申請日: | 2012-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218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淑華;吳民淵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東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43/20 | 分類號: | B21D4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1276 | 代理人: | 劉云貴;韓龍 |
| 地址: | 014010 內蒙*** | 國省代碼: | 內蒙古;1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剪切 廢料 收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廢料收集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軋鋼剪切料頭收集的剪切廢料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在軋鋼的生產線上,通常會設置剪切機。為此,就必須在剪切設備后設置一種收集料頭的裝置,以便將剪切的料頭運輸到生產線外。目前本領域內的廢料收集裝置的設置大多采用卷揚小車驅動或采用料框放置在剪切機下方的兩種形式。
第一種結構形式采用傳統的卷揚裝置移動料框的結構,該結構是料框放到小車上,小車由一套卷揚裝置驅動。料頭裝滿料框后,卷揚傳動裝置將裝滿料頭的料框移到線外的一個等待位,再將線外的空料框移到工作位。該種結構的缺點是:(1)料框需要移動3個工位,這樣橫向所需操作空間相對較大;(2)換料框時間長;(3)操作不方便。
第二種結構形式采用料框放置在剪切機下方的方式,該種結構的缺點是:(1)換料框時間長;(2)工人勞動強度大。
于是,如何得到有一種占地面積小、換料筐時間短、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工人勞動強度低的收集料頭的裝置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占地面積小、換料筐時間短、廢料收集效率高的剪切廢料收集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剪切廢料收集裝置,設置在所述廠房的基礎上,用于收集管材或棒材生產線的剪切料頭,所述收集裝置包括至少一個用于容納廢料的料筐,所述收集裝置還包括:支撐裝置,支承在所述料筐的下方,可固定在相關設備上;傳動裝置,設置在所述支撐裝置的下方,以使得所述支撐裝置帶動料筐沿一圓形軌跡作旋轉運動;以及驅動裝置,與所述傳動裝置配合連接,以將驅動力通過傳動裝置傳遞給支撐裝置。進一步地,所述傳動裝置包括大齒圈、軸承以及與其相配合設置的軸承座。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裝置包括有支架和連接件,所述支架通過所述連接件連接到所述軸承座。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裝置為焊接架狀結構,所述料筐為焊接件,其中所述料筐放置到所述支撐裝置上。進一步地,所述支撐裝置在所述大齒圈的傳動作用下實現旋轉,以使得料筐實現自動轉換工位。
進一步地,所述料筐的形狀為圓桶形或方桶形。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電機、減速機以及小齒輪,所述電機驅動減速機轉動,減速機通過小齒輪傳動所述大齒圈,所述大齒圈通過軸承以及軸承座安裝于所述廠房的基礎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在驅動裝置和傳動裝置的作用下,所有被放置的料筐可從工作位轉動到吊出位或等待位,故可以實現自動轉換的目的。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剪切廢料收集裝置,占地面積小、操作時間短、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工人勞動強度低,具有廣泛的應用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其中: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剪切廢料收集裝置的俯視圖;以及
圖2為圖1的縱向斷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示例性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具體描述。然而應當理解,在沒有進一步敘述的情況下,一個實施方式中的元件、結構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結合到其它實施方式中。
結合圖1和圖2,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剪切廢料收集裝置10,設置在所述廠房的基礎上,用于收集剪切料頭。
值得指出地是,本實用新型的剪切廢料收集裝置包括至少一個用于容納廢料的料筐11;支撐裝置12,支承在所述料筐的下方,可固定在相關設備上;傳動裝置13,配合設置在所述支撐裝置的下方,以使得所述支撐裝置帶動料筐沿一圓形軌跡c作旋轉運動;以及驅動裝置14,與所述傳動裝置配合連接,以將驅動力通過傳動裝置傳遞給支撐裝置。可選地,所述驅動裝置14位于所述支撐裝置的中心位置處。
進一步地,所述傳動裝置13包括大齒圈131、軸承132以及與其相配合設置的軸承座。所述支撐裝置12包括有支架和連接件,所述支架通過所述連接件(例如螺栓和螺釘等)連接到所述軸承座。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優選實施例,所述支撐裝置12為焊接架狀結構,所述料筐11為焊接件,其中料筐11放置到所述支撐裝置12上。
具體來說,所述支撐裝置12通過所述大齒圈131的傳動作用而實現旋轉,以使得料筐11實現自動轉換工位。由于料框從一個工位轉動到另一個工位,為了實現較高的效率,料筐的數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設置為兩個或者多個。應當理解,料筐的個數、大小根據來料的速度、長度、負荷來確定。如圖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收集裝置具有四個料筐的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東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冶東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2172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ADC的RLS自適應濾波校準算法
- 下一篇:剪床接料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