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中橋主減速器總成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21600.6 | 申請日: | 2012-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7184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鞏建軍;王鵬;王海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福安達重汽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57/04 | 分類號: | F16H57/04;F16H57/037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章艷榮 |
| 地址: | 25111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橋 減速器 總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零部件,特別涉及一種中橋主減速器總成。
背景技術
中橋主減速器總成包括減速器殼體以及設置在減速器殼體內的中橋主動圓錐齒輪、軸間差速器和輪間差速器,主動圓錐齒輪與輪間差速器相嚙合,輪間差速器位于軸間差速器和中橋主動圓錐齒輪下方,輪間差速器浸入在減速器殼體底部的潤滑油中,通過齒輪傳動,實現中橋主動圓錐齒輪和輪間差速器潤滑,軸間差速器采用飛濺式潤滑,只有當中橋主動圓錐齒輪的轉速和時間達到一定量時,中橋主動圓錐齒輪才能將潤滑油甩到軸間差速器上,然后潤滑油回油到減速器殼體底部。采用此種潤滑方式,軸間差速器的潤滑效果不好。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軸間差速器潤滑效果好的中橋主減速器總成。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減速器殼體、中橋主動圓錐齒輪、輪間差速器和軸間差速器,所述的中橋主動圓錐齒輪的主軸的上端連接潤滑油泵,潤滑油泵由中橋主動圓錐齒輪驅動,潤滑油泵的進油管插入到減速器殼體底部的潤滑油中,潤滑油泵的出油管插入到減速器殼體內軸間差速器所處的空間。
為了更好的潤滑,所述的出油管的出油口對著軸間差速器的潤滑油孔。
為了便于設置潤滑油泵,防止潤滑油泵和軸承發生干涉,所述的中橋主動圓錐齒輪的主軸為階梯軸,主軸的最上端軸段為最小直徑軸段,潤滑油泵與主軸的最上端軸段連接,主軸上鄰近最上端軸段的軸段上設置有軸承,軸承的內圓上方設有與主軸螺紋連接的壓緊螺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通過潤滑油泵將潤滑油噴到軸間差速器上,只要中橋主動圓錐齒輪一啟動,潤滑油泵就能啟動,軸間差速器能夠及時得到潤滑,潤滑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減速器殼體,2、出油管,3、進油管,4、潤滑油泵,5、中橋主動圓錐齒輪,6、壓緊螺母,7、輪間差速器,8、軸間差速器。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具體實施例包括減速器殼體1、中橋主動圓錐齒輪5、輪間差速器7和軸間差速器8,中橋主動圓錐齒輪5的主軸的上端連接潤滑油泵4,潤滑油泵4由中橋主動圓錐齒輪5驅動,潤滑油泵4的進油管3插入到減速器殼體1底部的潤滑油中,潤滑油泵4的出油管2插入到減速器殼體1內軸間差速器8所處的空間,最好將出油管2的出油口對著軸間差速器8的潤滑油孔,使得潤滑油泵4能直接將潤滑油直接噴到軸間差速器8的潤滑油孔中。
中橋主動圓錐齒輪5主軸為階梯軸,主軸的最上端軸段為最小直徑軸段,潤滑油泵4與主軸的最上端軸段連接,主軸上鄰近最上端軸段的軸段上設置有軸承,軸承的內圓上方設有與主軸螺紋連接的壓緊螺母6。
工作原理:潤滑油泵4將減速器殼體1底部的潤滑油抽吸上來并噴到軸間差速器8上,使軸間差速器8得到潤滑,然后潤滑油回流到減速器殼體1底部,進行循環利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福安達重汽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經山東福安達重汽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2160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五窗口行星齒輪架精鍛件
- 下一篇:一種新型齒輪減速箱油標安裝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