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粉煤灰生產氧化鋁的多點進料多點出料的分料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17584.3 | 申請日: | 2012-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8876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黎娜;楊再明;左一;王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大學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F7/02 | 分類號: | C01F7/02;B09B3/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東大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運萍 |
| 地址: | 110013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粉煤 生產 氧化鋁 多點 進料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氧化鋁生產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在燒結法生產氧化鋁生料漿調配系統中的生料漿多點進料多點出料的分料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燒結法生產氧化鋁生料漿調配系統的生產的特點,即來料漿會根據生產需要分別進到多個調配用的槽子中,但不是同時進,而是有需要的進。如果采用母管的進料方式,接管會很復雜,操作也會很復雜。因此,目前多采用分料箱分料的形式。
目前,大多數分料箱均是上部進料,側部出料這種形式。由于生料漿的固含較高(~61%),側部出料的形式容易造成分料箱底部積料,若長時間不清理會很難清理干凈,日常維護工作量較大。且由于出料口一般較多(2~6個不等),當出料口數量較多時,為了方便出料,分料箱的外形尺寸就得相應增加以滿足出料口以及出料閥門的安裝,所占空間也相應增加,由于調配槽槽頂上空間有限,這會給日常生產工作和巡檢帶來麻煩。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粉煤灰生產氧化鋁的多點進料多點出料的分料裝置,該分料裝置既能滿足調配系統中生料漿分料的需要,又能避免料漿在分料箱底部沉積的弊端。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粉煤灰生產氧化鋁的多點進料多點出料的分料裝置,包括箱體,在所述箱體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口,在箱體的上部設置有進料口;在箱體側壁設置有電動推桿支架,電動推桿的電機端固定在電動推桿支架上;電動推桿與鋼絲繩的一端相連,鋼絲繩的另一端通過箱體上蓋板與設置在箱體內的出料口堵料塞子相連;所述出料口堵料塞子與出料口相對應。
當物料是熱物料時,伴隨有水蒸氣蒸發,為了改善操作地點環境,在所述箱體的上部中央位置設置有拔汽筒,如果是冷物料則可不設置拔汽筒。
所述出料口是上大下小的圓筒,圓筒大端連接箱體底部,小端與出料管套接。
所述進料口與箱體之間采用鋼管及法蘭連接,進料口與進料管之間采用法蘭連接。
所述進料口可根據需要設置一個或多個。
為了避免料漿漏出,所述出料口堵料塞子的外表面錐度與出料口的內表面錐度相同,并在出料口堵料塞子的外表面設置有硫化橡膠。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粉煤灰生產氧化鋁的多點進料多點出料的分料裝置,既能滿足調配系統中生料漿分料的需要,又能避免料漿在分料箱底部沉積的弊端;
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減少安裝空間,操作方便,且日常維護工作量少,提高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粉煤灰生產氧化鋁的多點進料多點出料的分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部放大圖;
圖3為圖1的B部放大圖;
圖4為圖1的C部放大圖;
圖5為圖1的俯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粉煤灰生產氧化鋁的多點進料多點出料的分料裝置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箱體,2—進料口,3—出料口,4—電動推桿,5--電動推桿支架,6—拔氣筒,7—銷軸,8—鋼絲繩,9—出料口堵料塞子,10—進料管,11—出料管,12—分料箱,13—檢修平臺,14—出料管支架,15—調配槽,16—硫化橡膠。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一種粉煤灰生產氧化鋁的多點進料多點出料的分料裝置,包括箱體1,在所述箱體1的底部設置有出料口3,出料口3與出料管11連接;在箱體1的上部設置有進料口2,進料口2與進料管10連接;在箱體1側壁連接有電動推桿支架5,電動推桿4的電機端固定在電動推桿支架5上,電動推桿支架5用于固定電動推桿4;電動推桿4與鋼絲繩8的一端相連,鋼絲繩8的另一端通過箱體1上蓋板與設置在箱體1內的出料口堵料塞子9相連;所述出料口堵料塞子9與出料口3相對應,出料口堵料塞子9用于封堵出料口3。
為了便于工人操作,節省安裝空間,所述箱體1可直接放置在檢修平臺13上。
所述出料口3是由鋼板卷成的上大下小的圓筒,圓筒大端連接箱體1底部,小端與出料管11套接。
所述進料口2與箱體1之間采用鋼管及法蘭連接,進料口2與進料管11之間采用法蘭連接。
所述進料口2根據需要設置一個或多個。
為了避免料漿漏出,所述出料口堵料塞子9的外表面錐度與出料口3的內表面錐度相同,緊密貼合,并在出料口堵料塞子9的外表面包裹硫化橡膠16。
每個出料口3都有相對應的電動推桿4和出料口堵料塞子9以及連接用的銷軸7和鋼絲繩8。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一次動作過程:
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的進料口2與進料管10相連,出料口3與出料管11相連。物料由進料口2進入箱體1,進料由上游的泵控制,出料則是哪個出料口3出料,對應的出料口堵料塞子9被與之相連接的電動推桿4向上提升,使出料口堵料塞子9與出料口3脫離,進入分料箱中的物料就可以由該出料口3出料。其它出料口3仍被與之相對應的出料口堵料塞子9堵住。當物料是熱物料,伴隨有水蒸氣蒸發則需設置拔汽筒6,以改善操作地點環境,如果是冷物料則可不設置拔汽筒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大學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東北大學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1758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