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血液透析設備的透析液混合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16444.4 | 申請日: | 2012-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613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05 |
| 發明(設計)人: | 楊建龍;黃周梁;陸喻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暨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1/14 | 分類號: | A61M1/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冠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67 | 代理人: | 諸蘭芬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血液 透析 設備 混合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種血液透析設備中將透析液混合均勻的混合裝置。
背景技術
血液透析設備包括水處理系統、混合透析用水和透析用濃縮液的混合裝置、通過人工腎泵透析液的設備和其他輔助設備。
透析用水為普通自來水依次經過過濾、軟化、活性炭吸附以及反滲處理形成的反滲水。透析用濃縮液分為濃縮液A和濃縮液B兩類,其中,濃縮液A含有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鈣、氯化鎂以及葡萄糖等成分;濃縮液B主要是碳酸氫鈉。將透析用水和透析液濃縮溶液按一定比例經過混合裝置充分混合,配成最終使用濃度的透析液。
混合裝置與液泵配合使用,由液泵將透析用濃縮液按一定的流量輸至混合裝置,在混合裝置中與透析用水混合混合均勻成最終使用濃度的透析液。若要提高混合透析液的能力,可以從兩方面著手:
1、使用單體容量較小、工作頻率較高的液泵。目前的血液透析設備中,液泵的單體容量一般為0.1-0.3ml,液泵以較快的工作頻率每次注入混合裝置的濃縮液的容量較少,混合效果較佳。由于液泵以較高工作頻率工作,需要額外增加控制電路,實現成本較高。
2、提高混合裝置的混合能力,可以與單體容量較大、工作頻率較慢的液泵配合使用,從而無需為液泵額外增加控制電路,有利于降低血液透析設備的整體成本。
但是,目前結構的混合裝置無法與單體容量較大的液泵配合使用將透析用水和透析用濃縮液混合均勻。
實用新型內容
為克服現有混合裝置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血液透析設備的透析液混合裝置,通過增加混合裝置中透析用水和透析用濃縮液的流動距離,來增大透析用水和透析用濃縮液的混合機會,混合效果較佳。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血液透析設備的透析液混合裝置,其包括:兩末端分別具有上蓋和下蓋的外筒;連接上蓋的濃縮液輸出接口,以及連接下蓋的透析用水輸入接口和透析用濃縮液輸入接口;在外筒內部間距設置若干個隔板,每個隔板的外側通過密封圈與外筒的內壁密封連接;每個隔板上設置至少一個導流孔,且相鄰兩塊隔板上相應的導流孔按相位差交錯設置。
其中,每個隔板的側邊上具有固定槽,密封圈設置在固定槽中。
其中,導流孔的直徑為3毫米。
其中,導流孔為斜孔。
其中,每個隔板上設置至3個導流孔。
其中,相位差為180°。
其中,在外筒的內部間隔設置4個隔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血液透析設備的透析液混合裝置通過在外筒內部間隔設置多個隔板,由隔板將外筒內部分隔成多個獨立的腔體,且不同腔體之間的混合液入口以180°相位差交錯設置,從而增加量將透析用水和透析用濃縮液進行混合時的流動距離,來增大透析用水和透析用濃縮液的混合機會,從而將輸入的透析用水和透析用濃縮液混合均勻,配成最終使用濃度的透析液。本實用新型提出的血液透析設備的透析液混合裝置具有結構簡單和實現容易的優點,透析液的混合效果較佳,且尤其適合與單腔容量大、工作頻率較慢的液泵配合使用,從而無需為液泵增加額外的控制電路,具有實現成本低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混合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混合裝置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A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血液透析設備中血液透析設備的透析液混合裝置,通過增加混合裝置中透析用水和透析用濃縮液的流動距離,來增大透析用水和透析用濃縮液的混合機會,從而將輸入的透析用水和透析用濃縮液混合均勻,配成最終使用濃度的透析液。
結合圖1、圖2和圖3所示,血液透析設備的透析液混合裝置包括:圓筒狀的外筒11,在外筒11的上部末端連接的上蓋12,在外筒11的下部末端連接的下蓋13,由上蓋12、下蓋13封閉外筒11;連接在下蓋13的透析用水輸入接口15和透析用濃縮液輸入接口16,在上蓋12上連接透析液輸出接口14;在外筒11內部具有若干個間距設置的隔板17,每個隔板17上設置至少一個導流孔171,且相鄰兩塊隔板17上相應的導流孔171按180°相位差交錯設置。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在外筒11內設置4個隔板17,由4個隔板17、上蓋12和下蓋13將外筒11的內部空間間隔分成5個獨立的腔體,相鄰腔體之間通過隔板17上的導流孔171進行液體流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暨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暨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1644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