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助抽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14204.0 | 申請日: | 2012-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006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劉桂峰;李立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桂峰;李立文 |
| 主分類號: | F04B53/00 | 分類號: | F04B5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專利事務所 11244 | 代理人: | 李本源;姚鴻昌 |
| 地址: | 062552 河北省滄州***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助抽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抽油泵助抽器,特別涉及一種新型助抽器。
背景技術
采油設備主要利用抽油泵進行抽油,抽油泵分為管式抽油泵和桿式抽油泵,其中,抽油泵的進油段是油氣水混合液往復循環的相對低壓區,容易產生進口供液不穩定狀態,特別是地層能量不足,抽油泵沉沒度小于合理沉沒度的油井,進油段不穩定狀態就更加明顯,隨開采過程中抽油泵沉沒度的降低,抽油泵閥開啟、關閉壓力的高低也成為充分利用地層能量的關鍵,現有抽油泵篩管的進液孔通常與管壁垂直(即水平設置),且抽油泵進口圓管內壁為直筒形結構,固定閥座的上端面與其軸線呈直角,固定閥球為整體球狀,并落裝在固定閥座的上端面上;抽吸油液時,油液會在篩管內產生渦流,增加能量損耗,造成油液經篩管進入抽油泵的損耗壓力大,在下沖程中,固定閥球有漂移,不能快速關閉,同時,混合液中的細泥沙會沉淀在閥座口,長時間易影響抽油泵固定閥的密封性,增加漏失量,降低抽油泵工作效率。為此,從提高泵效這一重要環節出發,解決常規抽油泵的固定閥開啟和關閉壓力高,且有遲緩的問題,及細粘沙易在閥口處滯留的問題,對于提高泵效十分關鍵。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助抽器。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助抽器,它包括助抽閥、助抽短節、篩管和接箍,所述助抽閥、助抽短節和篩管通過接箍依次連接,所述助抽閥包括扶正桿、固定閥球和固定閥座;所述固定閥球設為半球形結構,且球面的最大直徑處設有聚焦凹腔,所述扶正桿的一端固裝在聚焦凹腔內;所述固定閥座固裝在助抽閥內腔中,其上端面為傾斜面,所述傾斜面與固定閥球的球面相配合,固定閥球落裝在傾斜面上;所述助抽短節內腔為流線型通孔,且中部小、端部大,所述篩管管壁上傾斜設有進液孔。
進一步的,所述傾斜面與固定閥座軸線的角度設為20°-?35°。
進一步的,所述聚焦凹腔的腔體設為流線型,且底部小、端口大。
進一步的,所述進液孔與水平面的角度設為73°-?80°。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有: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新型助抽器,適用于低于合理沉沒度的抽油泵井,同時改進進液孔的角度,并將助抽短節的內腔設為流線型通孔,且中部小、端部大,避免產生渦流的同時增強了油氣水混合液的功能轉換,減少了油氣水混合液進泵的壓力損耗,同時助抽閥的密封可靠,開啟和關閉較快,解決了抽油泵閥開啟、關閉壓力高、細粘沙易滯留的問題,達到增產、增效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下沖程混合液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上沖程混合液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助抽閥,2、助抽短節,3、篩管,4、接箍,11、扶正桿,12、固定閥球,13、固定閥座,21、喉道,22、曲體漸縮段,23、曲體漸擴段,31、進液孔,121、聚焦凹腔,131、傾斜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一種新型助抽器,它包括助抽閥1、助抽短節2、篩管3和接箍4,助抽閥1、助抽短節2和篩管3通過接箍4依次連接,助抽閥1包括扶正桿11、固定閥球12和固定閥座13;固定閥球12設為半球形結構,且球面的最大直徑處設有聚焦凹腔121,聚焦凹腔121的腔體設為流線型,且底部小、端口大,扶正桿11的一端固裝在聚焦凹腔121內;固定閥座13固裝在助抽閥1內腔中,其上端面為傾斜面131,傾斜面131與固定閥座13軸線的角度設為20°-?35°,斜面131與固定閥球12的球面相配合,固定閥球12落裝在傾斜面131上;助抽短節2內腔為流線型通孔,且中部小、端部大,篩管3管壁上傾斜設有進液孔31,進液孔31與水平面的角度設為73°-?8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桂峰;李立文,未經劉桂峰;李立文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1420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