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清洗機下殼機械手治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12741.1 | 申請日: | 2012-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225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佩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維卡塑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J15/06 | 分類號: | B25J15/06 |
| 代理公司: | 蘇州廣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劉述生 |
| 地址: | 21302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清洗 機下殼 機械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園林治具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清洗機下殼機械手治具。
背景技術
一般在工人手工取件時,需要手工扳動產品然后平移取出產品,這樣就不能進行自動化作業。
此外,手工取件大大增加了取件時間,延長了取件周期。產品在平移取出過程中,穩定性得不到保證,這樣就降低了產品的生產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清洗機下殼機械手治具,采用氣缸和吸盤固定產品,確保產品平行取出,達到了自動化作業目的,產品周期穩定,質量合格率高,減少人工取件周期。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清洗機下殼機械手治具,包括:支撐底座、吸盤和抓取氣缸,所述吸盤固定設置在支撐底座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抓取氣缸設置在支撐底座表面的左右兩端,所述抓取氣缸與支撐底座之間為固定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抓取氣缸設置有四個。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抓取氣缸在支撐座表面左右對稱各設置有兩個。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吸盤與清洗機下殼表面之間吸接設置。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抓取氣缸與清洗機下殼表面之間抱接設置。
在本實用新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支撐底座的表面與清洗機下殼之間平行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清洗機下殼機械手治具采用氣缸和吸盤固定產品,確保產品平行取出,達到了自動化作業目的,產品周期穩定,質量合格率高,減少人工取件周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清洗機下殼機械手治具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支撐底座,2、吸盤,3、抓取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
一種清洗機下殼機械手治具,包括:支撐底座1、吸盤2和抓取氣缸3,所述吸盤2固定設置在支撐底座1表面的中心位置,所述抓取氣缸3設置在支撐底座1表面的左右兩端,所述支撐底座1的表面與清洗機下殼之間平行設置。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抓取氣缸3與支撐底座1之間為固定連接,所述抓取氣缸3設置有四個。
具體地,所述抓取氣缸3在支撐座1表面左右對稱各設置有兩個,抓取氣缸3與清洗機下殼表面之間抱接設置。在進行取件時,抓取氣缸3用來抱住產品。
所述吸盤2與清洗機下殼表面之間吸接設置。在進行取件時,吸盤2用來吸住產品表面。
本實用新型清洗機下殼機械手治具的工作原理是:
取件過程中,主要用四個抓取氣缸3抱住產品,再用一個吸盤2吸住產品表面,然后后退脫離模具型芯,確保產品平行取出,達到自動化作業目的。
本實用新型清洗機下殼機械手治具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氣缸和吸盤固定產品,確保產品平行取出,達到了自動化作業目的,產品周期穩定,質量合格率高,減少人工取件周期。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維卡塑業有限公司,未經常州維卡塑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1274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經過波前優化的漸進鏡片
- 下一篇:一種用于注水井井下分層流量的控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