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無熱再生回吹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12617.5 | 申請日: | 2012-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247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任天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利源捷能氣體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21/04 | 分類號: | C01B21/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利文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開區***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再生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制氮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新型無熱再生回吹裝置。
背景技術
高溫的壓縮空氣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尤其是在濕度很大的地帶。由于除水后要達到較底的常溫露點,壓縮空氣要在10%到20%,因此,在設計壓縮機氣量的時候,需要比正常氣量增加10%到20%。由于熱能損耗和機械效率問題,目前國內外的壓縮機設備效率普遍在20%以下,因此,每增加10%的設計量,就要浪費11%-12%以上的功率才能達到,使原本效率不高的壓縮機更加浪費能源。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減少能量損耗并節約成本的新型無熱再生回吹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是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新型無熱再生回吹裝置,包括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空氣罐、鼓風機、微型冷干機、第一單向閥和第二單向閥,所述的鼓風機通過微型冷干機連接到第一單向閥和第二單向閥的輸入端,第一單向閥和第二單向閥的輸出端分別與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的頂端相連接,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的頂端各通過一個氣動閥連接到空氣罐上。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采用鼓風機作為回吹氣源,能夠穩定地提供無熱再生過程中所需要的回吹氣體,大大提高用自身空氣回吹的各種弊端,解決了壓縮空氣損失超15%的問題,降低了能耗及能量損失,減少了投資成本(增加的鼓風機成本遠小于因為增加空壓機氣量而加大壓縮的成本),同時,只需要根據回吹量選擇鼓風機的型號并將節流閥調節到最佳值即可實現相應的控制功能,具有節能且易于控制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述。
一種新型無熱再生回吹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第一吸附塔1、第二吸附塔2、空氣罐3、鼓風機4、微型冷干機5、第一單向閥6(DV1)和第二單向閥7(DV2)。所述的鼓風機通過微型冷干機連接到第一單向閥和第二單向閥的輸入端,第一單向閥和第二單向閥的輸出端分別與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的頂端相連接,第一吸附塔和第二吸附塔的頂端各通過一個氣動閥連接到空氣罐上。
圖1給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應用實例,該系統除了上述回吹裝置外,還包括氣動閥QD1、氣動閥QD2、氣動閥QD3、氣動閥QD4、氣動閥QD5、氣動閥QD6、節流閥V1、節流閥V2和節流閥V3。節流閥V1的一端連接空氣罐,節流閥V1的另一端同時與氣動閥QD1和氣動閥QD2的一端相連接,氣動閥QD1的另一端與第一吸附塔的底部和氣動閥QD3的一端相連接,氣動閥QD2的另一端與第二吸附塔的底部和氣動閥QD4的一端相連接,氣動閥QD3、氣動閥QD4的另一端端相連接并與消音器相連接;第一吸附塔、第二吸附塔的頂部分別與氣動閥QD5和氣動閥QD6的一端相連接,氣動閥QD5和氣動閥QD6的另一端相連接并通過節流閥V3連接到空氣罐上。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壓縮空氣經過節流閥V1進入第一吸附塔時,吸附塔內的壓力接近壓縮機壓縮空氣,干燥后的壓縮空氣經過氣動閥QD5進入空氣罐,與此同時從鼓風機出來的回吹氣體首先通過微型冷干機(在經過冷干機時沒有氣量損失),再經過第二單向閥進入第二吸附塔,把塔內分子篩回吹干凈以待再生后吸附使用。當第一吸附塔吸附完成、第二吸附塔完成解吸后,壓縮空氣切換到第二吸附塔,第一吸附塔內的含水分子篩再次通過引風機提供的回吹氣體進行再生,周而復始,完成連續工作。
需要強調的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實施例是說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實用新型包括并不限于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的實施例,凡是由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得出的其他實施方式,同樣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利源捷能氣體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利源捷能氣體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1261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