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球罐極中板開孔防變形托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11758.5 | 申請日: | 2012-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222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8 |
| 發明(設計)人: | 潘伍覃;黃金祥;阮桂勇;肖濤濤;張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一冶鋼結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Q3/00 | 分類號: | B23Q3/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萬榮 |
| 地址: | 430415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球罐極 中板 開孔防 變形 托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球罐極中板開孔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球罐極中板開孔防變形托架。
背景技術
球罐普遍應用于冶金、石油化工、能源等行業。一般情況,球罐的工藝管口開設在球殼板上下極中板上(如附圖1所示),在進行開孔工序時,需要將極中板水平放置在工作平臺上,然后在極中板上架設開孔工裝進行開孔,其中人孔的開孔直徑約1000mm。操作過程中球殼板因自重而產生變形,而極中板開孔部位受熱會導致變形加劇。近幾年,許多大型球罐為了優化設計,減少焊縫,不斷將單塊球殼板(尤其是極中板)大尺寸化。大尺寸的極中板在進行開孔時的變形就更大了,尤其是不銹鋼球罐的極中板。不銹鋼材質易變形,一旦變形后難以校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球罐極中板開孔時存在的變形缺陷,提供一種球罐極中板開孔防變形托架。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球罐極中板開孔防變形托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左支撐柱和右支撐柱,套接在左支撐柱上的第一止滑裝置和第三止滑裝置,以及套接在右支撐柱上的第二止滑裝置和第四止滑裝置;左支撐柱與右支撐柱由伸縮裝置相連。
在上述方案中,左支撐柱和右支撐柱的結構相同,均包括底座、鎖緊螺母、轉軸、高度調節桿;轉軸固接在底座上,鎖緊螺母與轉軸螺紋連接,高度調節桿位于轉軸上方且與轉軸螺紋連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伸縮裝置包括兩個螺桿和一個螺母,一個螺桿固接在左支撐柱的底座上,另一個螺桿固接在右支撐柱的底座上,兩個螺桿之間通過螺母連接。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止滑裝置、第二止滑裝置、第三止滑裝置、第四止滑裝置的結構相同,均包括長拉桿、松緊螺母、短拉桿、鋼平臺板、角鋼擋板,長拉桿套接于底座和鎖緊螺母之間的轉軸上,短拉桿與長拉桿之間通過松緊螺母連接,鋼平臺板與短拉桿的端部固接,角鋼擋板設于鋼平臺板的一角。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止滑裝置、第二止滑裝置、第三止滑裝置、第四止滑裝置的長度相等,且相對左支撐柱和右支撐柱對稱分布。
在上述方案中,高度調節桿的頂部設有硬質橡膠墊。
在上述方案中,角鋼擋板的內角側設有木質擋板。
在上述方案中,短拉桿的下端設有萬向滑輪。
本實用新型利用防變形托架防止球罐極中板開孔變形,包括以下步驟:
1)調節防變形托架的左右支撐柱之間的距離,直至左右支撐柱保持在極中板的人孔的開孔線附近;
2)粗調防變形托架的四個止滑裝置的角度及長度,直至四個止滑裝置之間的距離為極中板的四邊弦長,四個止滑裝置約束極中板因自重產生的變形;
3)將極中板吊裝到防變形托架上;
4)微調四個止滑裝置,采用弧形樣板檢測極中板的曲率,當極中板的曲率達到球罐的曲率時,停止調節;
5)調節左右支撐柱的高度,使得左右支撐柱的頂部正好支撐在距離極中板上的人孔開孔線100mm的位置,并發生微小變形,通過左右支撐柱減小極中板因開孔受熱而產生的變形;
6)調節完成后,將防變形托架安裝好,進行極中板開孔,開孔完畢后卸除防變形托架即可。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能有效防止極中板因自重而產生的變形;
2、能有效減小極中板開孔部位產生的熱變形;
3、適用于不同規格、不同大小的球罐的極中板開孔,可重復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球罐極中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現有極中板開孔線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極中板放置于防變形托架上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防變形托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圖4的前視圖。
圖6是圖4的后視圖。
圖中,1-第一止滑裝置,2-第二止滑裝置,3-第三止滑裝置,4-第四止滑裝置,5-左支撐柱,6-右支撐柱,7-螺母,8-長拉桿,9-松緊螺母,10-短拉桿,11-鋼平臺板,12-角鋼擋板,13-木質擋板,14-萬向滑輪,15-螺桿,16-底座,17-鎖緊螺母,18-轉軸,19-高度調節桿,20-硬質橡膠墊,21-極中板,22-人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一冶鋼結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武漢一冶鋼結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1175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