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種帶有側孔的EV引流導管針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11723.1 | 申請日: | 2012-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598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0 |
| 發明(設計)人: | 曹小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曹小麗 |
| 主分類號: | A61M25/06 | 分類號: | A61M25/06 |
| 代理公司: | 煙臺雙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梁翠榮 |
| 地址: | 264000 山東省煙臺市芝***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帶有 ev 引流 導管 | ||
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領域的手術器械,特別是適用于介入穿刺手術所使用的—種帶有側孔的EV引流導管針。
背景技術:目前,介入穿刺手術所使用的EV引流導管針的基本結構是:?捏柄與中空穿刺針頂端接頭的上口插接,接頭的下端與引流導管頂端接件的上口插接,中空穿刺針插入引流導管內可抽拉或推進,中空穿刺針全部插入引流導管時其針尖伸出引流導管之外。在超聲引導下使用它對囊性腫物做穿刺介入治療,介入治療時囊液是否抽凈直接影響治療效果。由于只有引流導管底端的唯一的一個引流孔,經常會被囊液中的沉渣阻塞而難以將囊液全部抽凈;另一方面,即使抽凈囊液,唯一的一個引流孔也可能被囊壁阻塞,而不能順利地將硬化所用的藥物注入囊內,嚴重影響治療效果。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出—種帶有側孔的EV引流導管針,以解決背景技術存在:EV引流導管針由于只有引流導管底端的唯一的一個引流孔,經常會被囊液中的沉渣阻塞而難以將囊液全部抽凈;以及即使抽凈囊液,唯一的一個引流孔也可能被囊壁阻塞,而不能順利地將硬化所用的藥物注入囊內,嚴重影響治療效果的問題。解決該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種帶有側孔的EV引流導管針,?捏柄與中空穿刺針頂端接頭的上口插接,接頭的下端與引流導管頂端接件的上口插接,中空穿刺針插入引流導管內可抽拉或推進,中空穿刺針全部插入引流導管時其針尖伸出引流導管之外,其特征在于引流導管側壁上開設若干側孔。其中,引流導管側壁上開設若干側孔呈軸向和徑向上同時均勻分布。引流導管側壁上開設若干側孔相鄰孔之間軸向間距1cm,其中最下端的側孔與引流導管底端口軸向間距1cm;引流導管側壁上開設若干側孔相鄰孔之間的徑向夾角為120°。引流導管側壁上開設若干側孔為3個孔。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比較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手術中使用時引流導管側壁上開設若干側孔都具有引流作用,并且從不同的空間位置實施引流,即使引流導管底端引流孔被堵塞,其他側孔仍然可以起到引流作用,使得囊液完全被抽吸干凈;另一方面,向囊內注射藥物通過也能通過引流導管側壁上開設若干側孔均勻作用于囊壁,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附圖說明:圖l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參考圖l,—種帶有側孔的EV引流導管針,捏柄1與中空穿刺針3頂端接頭2的上口插接,接頭2的下端與引流導管5頂端接件4的上口插接,中空穿刺針3插入引流導管5內可抽拉或推進,中空穿刺針3全部插入引流導管5時其針尖伸出引流導管5之外,其特征在于引流導管5側壁上開設若干側孔6;引流導管5側壁上開設若干側孔6呈軸向和徑向上同時均勻分布;引流導管5側壁上開設若干側孔6相鄰孔之間軸向間距1cm,其中最下端的側孔與引流導管5底端口軸向間距1cm,引流導管側壁上開設若干側孔相鄰孔之間的徑向夾角為120°;引流導管5側壁上開設若干側孔6為3個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曹小麗,未經曹小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117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射頻電路系統
- 下一篇:一種帶有曲柄搖桿機構抽拉展開式太陽能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