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聯合供熱測控優化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11633.2 | 申請日: | 2012-1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0246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余建偉;陳新軍;史文彬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威特人工環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D19/10 | 分類號: | F24D19/10;G01K17/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0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聯合 供熱 測控 優化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聯合供熱測控優化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在供熱供暖系統中,一般會采用太陽能和常規能源聯合供熱的方式,但太陽能供熱量會受到時間、地點、天氣等因素的影響,供熱不穩定,如果不能及時調整供熱源,會使整個系統供熱不能持續穩定地供熱,給使用者帶來很大不便,現在太陽能和常規能源的切換并不能做到十分及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發明內容
?為解決以上技術上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聯合供熱測控優化系統,它能夠較為及時地優化供熱系統,在保持供熱持續穩定的基礎上,減少資源的浪費。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措施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聯合供熱測控優化系統,包括負載,所述負載連接有總進
油管和總出油管,所述總進油管和總出油管之間連接有并聯的三條支路,支路一接有太陽能集熱器,支路二接有導熱油爐,支路三接有蓄能器,還包括綜合采集控制器,所述總出油管上設置有溫度傳感器T1,總進油管上設置有溫度傳感器T2和流量計M4,支路一設置有溫度傳感器T5、流量計M3和電磁閥Ⅰ,支路二設置有溫度傳感器T4、流量計M2和電磁閥Ⅱ,支路三設置有溫度傳感器T3、流量計M1和電磁閥Ⅲ;
所述綜合采集控制器信號輸入端連接溫度傳感器T1、T2、T3、T4、T5和流量計M1、M2、M3、M4,綜合采集控制器信號輸出端連接電磁閥Ⅰ、Ⅱ、Ⅲ,綜合采集控制器信號輸入端還連接有太陽能輻照度測量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能夠實時綜合檢測并計算各供熱源的供熱量,在提高太陽能貢獻率的基礎上自動調整太陽能、蓄能和常規能源供熱量,?保證整個系統持續穩定地供熱,節省能源。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綜合采集控制器,2負載,3太陽能集熱器,4導熱油爐,5蓄能器,6電磁閥Ⅰ,7電磁閥Ⅱ,8電磁閥Ⅲ,9循環泵。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聯合供熱測控優化系統,包括負載,
負載連接有總進油管和總出油管,總進油管和總出油管之間連接有并聯的三條支路,支路一接有太陽能集熱器,支路二接有導熱油爐,支路三接有蓄能器,在總出油管上設置循環泵,由太陽能集熱器、導熱油爐和蓄能器聯合給系統供熱。
增加了綜合采集控制器,在總出油管上設置有溫度傳感器T1,總進油管上設置有溫度傳感器T2和流量計M4,支路一設置有溫度傳感器T5、流量計M3和電磁閥Ⅰ,支路二設置有溫度傳感器T4、流量計M2和電磁閥Ⅱ,支路三設置有溫度傳感器T3、流量計M1和電磁閥Ⅲ。
綜合采集控制器信號輸入端連接溫度傳感器T1、T2、T3、T4、T5和流量計M1、M2、M3、M4,綜合采集控制器信號輸出端連接電磁閥Ⅰ、Ⅱ、Ⅲ,綜合采集控制器信號輸入端還連接有太陽能輻照度測量儀。綜合采集控制器采集傳感器、流量計和太陽能輻照度測量儀檢測的數據,計算能源比例,優化輸出供熱能源結構,以達到在提高太陽能貢獻率的基礎上自動調整太陽能、蓄能和常規能源供熱量。?
本實用新型聯合供熱測控優化系統的測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根據公式Q=c×m×△t計算出負載總的需求熱量Q,其中△t=t2-t1,
C是比熱容,m為流量計M4檢測的流量值m4,t2為溫度傳感器T2檢測的溫度值,t1為溫度傳感器T1檢測的溫度值;
b.通過太陽能輻照度測量儀采集實時的太陽能熱量W,計算出太陽能集熱器所獲取的熱量W有=W*η,η為太陽能獲取率值;
c.?計算太陽能集熱器的供熱量W有占負載總的需求熱量Q的比例因子Σ,采用公式:Σ=W有/Q,當Σ<1時,進行步驟d,當Σ>1時,進行步驟f;
d.?開啟電磁閥Ⅰ、Ⅲ,計算蓄能器輸出的熱量Q1,采用公式Q=c×m×△t,其中其中△t=t3-t1,C是比熱容,m為流量計M1檢測的流量值m1,t3為溫度傳感器T3檢測的溫度值,t1為溫度傳感器T1檢測的溫度值,計算太陽能集熱器的供熱量W有和蓄能器輸出的熱量Q1之和占負載總的需求熱量Q的比例因子Σ,采用公式:Σ=(W有?+Q1)/Q,當Σ<1時,進行步驟e,當Σ>1時,進行步驟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威特人工環境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威特人工環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1163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