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污水或地表水用疏導型單寬流道式換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10653.8 | 申請日: | 2012-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029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吳榮華;遲芳;王剛;余洋;關珊珊;苗正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科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7/00 | 分類號: | F28D7/00;F28F1/04;F28F9/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300 山東省青島市膠州***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污水 地表水 疏導 型單寬流道式換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利用熱泵技術提取污水或地表水中的冷熱量時污水或地表水與清水的換熱裝置,屬于能源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采用熱泵技術提取低品位可再生清潔能源中的冷熱量為建筑物供熱與空調,是建筑節能減排的有效途徑之一,其節能幅度可達45%以上。這些低位可再生清潔冷熱源包括:大氣、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城市污水等等,利用這些冷熱能源時,一方面需要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另一方面需要有效解決一些共性與關鍵技術問題。
關于污水和地表水冷熱源,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雜質堵塞和低換熱效率問題,如不有效處理,運行時換熱設備因堵塞流量急劇下降、換熱效率大幅度降低,造成換熱設備嚴重達不到使用與設計要求。
為解決堵塞問題,有兩種技術方案可以實現:第一種技術方案是在換熱設備前加設防堵裝置,先過濾再換熱,例如:本申請的發明人開發的發明專利公開號為CN1474125A、公開日為2004年2月11日、名稱為“城市污水冷熱源的應用方法和裝置”以及發明專利公開號為CN?1920447A、公開日為2007年2月28日、名稱為“污水及地表水源熱泵無阻塞壓力平衡防阻裝置及其系統”等等;第二種技術方案是加大換熱設備的過流斷面,使含雜質的污水或地表水直接進入換熱設備,雜質順利地通過,稱之為“疏導型換熱”。
關于第二種“疏導型換熱”涉及到的相關專利及其主要缺陷如下:
1、本申請的發明人開發的發明專利公開號為CN?101149233A、公開日為2008年3月26日、名稱為“污水或地表水源熱泵流道式換熱系統”;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公告號為CN201096463Y、授權公告日為2008年8月6日、名稱為“污水及地表水冷熱源單流道殼板式換熱裝置”;發明專利公開號為CN101893395A、公開日為2010年11月24日以及名稱為“城市污水源熱泵系統過流式換熱裝置”,上述專利的換熱面采用了平板結構(內設拉筋),其主要缺陷為承壓能力較低、受壓后變形,焊接點易漏水、難修復。
2、發明專利公開號為CN?101598507A、公開日為2009年12月9日、名稱為“單層扁管全隔離污水管殼換熱裝置”,該換熱管采用了扁管,其主要缺陷同樣是承壓能力低、受壓變形。
3、發明專利公開號為CN?102226656A、公開日為2011年10月26日、名稱為“一種污水箱式換熱器”,同樣采用了板式結構,其主要缺陷同樣是承壓能力低、受壓變形。
4、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號為CN?102519276A、公開日為2012年6月27日、名稱為“污水源熱泵系統污水自清潔換熱裝置”,換熱面是在平板層結構上加設導流板,面臨的問題仍然是承壓能力低、受壓變形。
5、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公告號為CN?202329308U、授權公告日為2012年07月11日、名稱為“污水換熱器”,換熱面采用了平板和窩狀板片對結構,主要缺陷同樣是承壓能力低、受壓變形。
6、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號為CN?102288053A、公開日為2011年12月21日、名稱為“一種殼管式污水換熱器”,換熱管采用了圓管管排結構,其主要缺陷是兩管之間為弧縫管,如焊接則極難,如不焊則存在漏水間隙,大量雜質將積存在相鄰兩管之間,嚴重影響換熱。
7、發明專利申請公開號為CN?102620485A、公開日為2012年8月1日、名稱為“污水等冷熱源流體與制冷劑熱交換用可拆卸的板式換熱器”,其換熱面采用板片對或整體成形的整張板片。采用板片對結構時,兩個板片對疊放一起,需要焊接,其主要缺陷是焊接點采用碰焊方式,焊接點不僅是起連接作用,還需要承受巨大的拉應力,一旦局部某焊點開焊,則會造成該點周邊開焊,最終會導致板片對分離,無法修復;采用整體鑄造成形的整張板片,因板片整體結構尺寸大,受鑄造工藝限制,很難實現板片的整體鑄造成形。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污水或地表水用疏導型單寬流道式換熱裝置,為解決現有污水換熱裝置的換熱面采用平板式或板片對焊接結構和工藝時,拉筋或焊接點需要承受巨大的拉應力,一旦局部某焊點開焊,最終會導致板片對分離,無法修復,以及采用整體鑄造成形的整張板片時,因板片整體結構尺寸大,難以實現板片的整體鑄造成形和成本過高,而采用圓管時兩管之間為弧縫,極難焊接且易傷管材等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科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青島科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1065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冬蟲夏草胸苷酸合成酶、編碼基因及其應用
- 下一篇:一種三維真空壓貼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