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防核泄漏地漏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10474.4 | 申請日: | 2012-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900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高建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市繼業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3F5/04 | 分類號: | E03F5/04;E03F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麗 |
| 地址: | 2256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泄漏 地漏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漏,尤其涉及一種核電站核島管道預埋用的防核泄漏地漏。
背景技術
隨著福島核泄漏事故的發生,核能安全越來越受到國際關注。核能外泄最主要原因就是核子反應爐核心冷卻系統故障,導致控制輻射的相關設備失常。雖說核能外泄不一定全然包括核子災害,但是已經是已知核能應用上的最大環保隱憂。另外,核能外泄雖也可指使用核能發電的航海器具所發生的災害;尤其是潛艦,不過一般說來是指用來發電的核能電廠發生的核熔毀事件。
核泄漏一般的情況對人員的影響表現在核輻射,也叫做放射性物質,放射性物質可通過呼吸吸入,皮膚傷口及消化道吸收進入體內,引起內輻射,Y輻射可穿透一定距離被機體吸收,使人受到外照射傷害。
因此,開發能夠防止核泄漏的設備勢在必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核電站核島管道預埋用的防核泄漏地漏。
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防核泄漏地漏,包括地漏主體、內套、沉淀箱、蓋子,所述內套設于地漏主體內部,所述沉淀箱設于內套內部,所述蓋子設于所述內套上,所述沉淀箱與所述地漏主體的下部緊密接觸。
所述地漏主體為碗狀。
所述地漏主體上設有吊耳。
所述吊耳上設有螺紋孔。
所述沉淀箱包括支腳,所述支腳與所述地漏主體的下部相接觸。
所述蓋子上設有格柵。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設計簡單,采用整體精密鑄造一次成型,結構穩固;地漏主體整體形狀像一個大號的碗,四周均勻分布4個吊耳,此吊耳內有螺紋孔,可以調整地漏的高低,使得本實用新型可按需調整;沉淀箱的設置使得核物質的碎屑不至于掉落外部,有效的防止了核泄漏;沉淀箱的支腳與地漏主體緊密接觸,有效防止了落到沉淀箱外的核物質的碎屑泄漏。綜上,本實用新型有效的防止了核泄漏,適于用于核電站核島管道預埋。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總裝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沉淀箱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地漏本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地漏蓋子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實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定。
參見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防核泄漏地漏,包括地漏主體1、內套2、沉淀箱3、蓋子4,內套2設于地漏主體1內部,沉淀箱3設于內套2內部,蓋子4設于內套2上,沉淀箱3與地漏主體1的下部緊密接觸。
地漏主體整體形狀像一個大號的碗,四周均勻分布4個吊耳,吊耳內有螺紋孔,主要用為實現其調整地漏高低的作用。地漏蓋子由9根梯形小框規則排列成格柵狀;沉淀箱由31個長方形方塊將頂部的圈與下面的底座相連。內套2是一個圓柱體,上連蓋子3下接地漏主體1。防核泄漏地漏材質為CF8,重量為15.8kg其最大直徑為297mm,總高度為153mm。
AP1000是一種先進的非能動型壓水堆核電技術,AP1000最大的特點就是設計簡練,易于操作,而且充分利用了諸多“非能動的安全體系”,進一步提高了核電站的安全性,同時也能顯著降低核電機組建設以及長期運營的成本。
本實用新型是AP1000核電工程建造施工主路徑上的核心設備,是AP1000核電站反應堆管道預埋的核心產品,是AP1000核電站的一道重要安全屏障,它可以大大的降低核泄漏的發生概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市繼業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揚州市繼業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1047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取向電紡納米纖維紡紗方法及其裝置
- 下一篇:一種有機炭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