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結合微生物孳息件的一體式氧化溝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10080.9 | 申請日: | 2012-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888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6-12 |
| 發明(設計)人: | 韓嘉智 | 申請(專利權)人: | 倍永環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4 | 分類號: | C02F3/34;C02F3/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蔣亮珠 |
| 地址: | 201615 上海市松江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合 微生物 孳息 體式 氧化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結合微生物孳息件的一體式氧化溝,尤其是涉及一種有關應用微生物孳息件于一體式氧化溝的技術方案,其簡易、方便、機動、經濟化地利用微生物以提高污水凈化的功效。
背景技術
現有的一體式氧化溝(Integral?Combined?Oxidation?Ditches)又可稱為整合式氧化溝(Integrated?Oxidation?Ditch),是將沉淀池與氧化溝合建,集曝氣、沉淀、污泥沉淀、污泥回流于一體,不須要另設獨立的泥漿回流系統,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均較低,并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傳統非一體化方式所建造的氧化溝占地大的缺點。這種一體式氧化溝利用連續環式反應池(Continuous?Loop?Reactor,簡稱CLR)執行生物反應,混合液在該反應池中利用一曝氣管道進行連續循環(循環),氧化溝通常在延時曝氣條件下使用。氧化溝大都利用一種帶方向控制的曝氣和攪動裝置,向反應池中的流體傳遞動能,從而使被攪動的流體在閉合式管道中循環(循環)。
現有的一體化氧化溝受制于下列缺點:
1.污泥膨脹問題
廢水的一些成份可能導致氧化溝中污泥負荷過高,溶解氧濃度不足,排泥不暢等,易引起絲狀菌性污泥膨脹。例如廢水含有碳水化合物較多,N、P含量不平衡,pH值偏低時,易生此類污泥膨脹問題。另一方面,廢水水溫較低而污泥負荷較高時,易引起非絲狀菌性污泥膨脹。再另一方面,微生物的負荷高,細菌吸取了大量營養物質,當溫度低,代謝速度較慢,積貯起大量高粘性的多糖類物質,使活性污泥的表面附著水大大增加,SVI值很高,形成污泥大量膨脹。
2.污泥上浮問題
由于一體化氧化溝構造的特殊性,系統的充氧、混合、流速、沉淀等因素相互牽制,各項因素之控制難度較高,衍生不利后果,例如,曝氣時間控制不當而導致曝氣時間過長,會使得池中發生高度硝化作用,使硝酸鹽濃度高,難免于反硝化作用之發生,因而產生氮氣,使污泥上浮。又系統作業中的污泥回用量無法控制,很難根據系統運行情況及時調整,也容易發生污泥上浮、流失等缺點。
3.流速不均及污泥沉積問題
為了獲得其獨特的混合和處理效果,氧化溝中的混合液必須以一定的速度在溝內循環流動,而不發生沉積的平均流速應達到0.3~0.Sm/s。但氧化溝深度都超過3m,造成氧化溝上部流速較大(約為0.8~1.2m,甚至更大),而底部流速很小(特別是在水深的2/3或3/4以下,溝內液體幾乎呈現零流速),致使溝底大量積泥(有時積泥厚度達1m),大大減少了氧化溝的有效反應容積,降低了處理效果。雖然氧化溝底部裝有曝氣設備(一般為曝氣轉刷和曝氣轉盤),但轉刷的浸沒深度(相對于溝底面)大都小于0.3m,轉盤的浸沒深度(相對于溝底面)為大約0.5m,與氧化溝水深(大都超過3m)相比,所占比例不到1/6,無助于解決問題。
4.生物泥被碎化的問題
為了提供溝底部有足夠的流速以防止污泥沉積,若提高曝氣或推流作動的力度,卻又會導致生物泥受力太大而崩解或碎化,造成污泥上浮及沉淀困難。
5.對于BOD較小的水質負荷之處理能力不佳
氧化溝的凈化處理機制仍為活性污泥法,其活性污泥濃度有一定范圍,而其有機負荷也有一定范圍,有機負荷偏小時,污泥凝聚效果不佳,污泥容易流失,穩定控制不易,因此對于BOD較小的水質,處理能力不佳。
6.除磷、脫氮效果差
一體化氧化溝,由于較難控制水中的溶氧區間,一體化氧化溝除磷及脫氮的能力較差,其一般的總氮TN、總磷TP的去除效果均低于20%。
7.采樣及管理不易
污水處理系統的運行狀況的好壞,是由一系列日常化驗監測的理化和生物指標來呈現,而采樣的選取、分析、監測等也就重要,但一體化氧化溝系統在監測采納樣點的選取較難有代表性,同時多點位采樣會給監測作業帶來數據分析上的困難,因此在數據分析及呈現上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無可避免的霧區、盲點。
有鑒于現有的一體式氧化溝必須承受上述缺點所導致的不利效應,其凈化污水的效益有待提升的空間頗大,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應用微生物孳息件于一體式氧化溝的技術方案,藉由微生物孳息件之設計、布署、位置安排、位置調整等,其簡易、方便、機動、經濟化地根據實際應用條件創造較有利于微生物繁殖與棲息的環境,有效延長氧化溝中的微生物食物鏈,提高生物凈化的功效,而其導致生物泥漿產出的減少,更可以降低后續生物污泥處置過程所衍生的環境負荷,其總體表現足以彌補上述現有一體式氧化溝之缺點所導致的不利效應,并且能夠更進一步大幅提升污水凈化的效益。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倍永環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經倍永環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10080.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純水機的過濾結構
- 下一篇:復合式折流水處理生物膜反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