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手工用編織針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08727.4 | 申請日: | 2012-1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987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 發明(設計)人: | 張順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山市黟縣順林竹藝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3/02 | 分類號: | D04B3/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誠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湯茂盛 |
| 地址: | 24551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工用 編織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編織領域,具體涉及手工用編織針。
背景技術
常用的手工用編織針包括金屬中空結構的編織針和竹制的編織針,這種編織針的結構包括針體,針體的一端或兩端設置有與針體一體成型的錐形針頭,這種編織針由于其長度相對較長且難以彎折,所以隨身攜帶不方便,同時,由于編織針的端部沒有任何阻擋,所以在編織與編織針的長度相當或更長的待編織物時容易使待編織物遠離針頭的一端出現脫離編織針的現象,這樣會使得待編織物脫線,脫線嚴重時需重新返工,從而給編織者帶來麻煩,同時也延長了編織的時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便于攜帶且能有效防止待編織物脫離編織針的手工用編織針。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手工用編織針,包括針體和設于針體端部的針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針體遠離針頭的一端設置柔繩,所述的柔繩上設有限位珠。
由于本實用新型手工用編織針上設置的柔繩具有彎折的功能,這樣編織針在儲藏和攜帶時就能將柔繩盤繞起來,既方便攜帶,也節省了儲存空間,同時,柔繩上設置的限位珠,在編織時對待編織物起到阻擋的作用,這樣就避免了針體上遠離針頭端的待編織物出現脫離針體的現象,從而有利于編織的順暢進行,節約了編織時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限位珠的剖示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2,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手工用編織針,包括針體11和設于針體11端部的針頭12,所述的針體11遠離針頭12的一端設置柔繩13,所述的柔繩13上設有限位珠14。相比金屬中空結構的編織針和竹制的編織針,本實用新型手工用編織針上的柔繩13能彎折,這樣編織針在存儲和攜帶時能將柔繩13盤繞起來,編織時再展開,這樣操作簡單,攜帶方便,同時也節約了存儲空間,便于收藏,另外,柔繩13上限位珠14的設置,有效地避免了編織時待編織物從柔繩13上脫落,從而避免了待編織物的脫線或返工等一系列麻煩,進而保證了編織的順暢性,提高了編織的效率。
具體的方案為,所述的柔繩13為鋼絲繩或軟質塑料管。柔繩13的設置使得手工用編織針的局部具有彎折的功能,所以便于編織針的攜帶和儲藏,當然,柔繩13不局限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鋼絲繩或軟質塑料管。
進一步的,如圖1所示,所述的限位珠14固定連接在柔繩13遠離針體11的端部,換句話說,也就是限位珠14固定在柔繩13的尾端,這樣就避免了待編織物從柔繩13上脫離出現脫線的現象,確保了編織的順利進行。
進一步的,如圖2所示,所述的限位珠14活套在柔繩13上,這樣限位珠14可在柔繩13上自由移動,從而可根據待編織物的尺寸大小來固定限位珠14在柔繩13上的位置,固定時可采用小夾子夾住柔繩13的相應部位,這樣可限制限位珠14在柔繩13上的固定部位移動,從而編織出具有相同尺寸的編織物;所述的柔繩13的尾端設置限位頭131,限位頭131的設置使得限位珠14能套設在柔繩13上,避免了限位珠14從柔繩13上脫落下來。
優選的,所述的針體11和針頭12為相同的材質一次加工成型。針體11和針頭12可選用竹質材料一次加工成型,也可以選用金屬或其它材質。
進一步的,所述的柔繩13與針體11直接相連或通過連接部15相連。如圖所示,圖1中的柔繩13與針體11通過連接部15相連,圖2中的柔繩13與針體11直接相連。柔繩13與針體11的連接方式主要決定于柔繩13與針體11的材質,柔繩13為軟質塑料管,針體11為竹質材料時,二者可采用直接粘結的方式相連,當柔繩13為鋼絲繩,針體11仍為竹質材料時,由于二者無法直接粘結在一起,則需通過連接部15將二者連接在一起,因此,柔繩13與針體11之間要么直接相連要么通過連接部15間接連接在一起。
進一步的,如圖2-3所示,所述的限位珠14為圓柱形,限位珠14的長度方向上開設有貫穿其內部的臺階孔141,臺階孔141的設置主要是便于限位珠14在柔繩13上的自由移動,所述的限位頭131為圓錐形,其底面直徑的尺寸大小介于臺階孔141的大孔直徑和小孔直徑尺寸之間,這種設置是為了方便限位頭131與限位珠14的配合,避免了限位珠14從柔繩13上脫落。
更進一步的,如圖1,所述的連接部15為空心圓錐管,其大直徑端與針體11相連,小直徑端與柔繩13相連。連接部15的設置使得柔繩13與針體11穩固地連接在一起,從而使得編織針的結構穩定,確保了其質量的可靠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山市黟縣順林竹藝有限公司,未經黃山市黟縣順林竹藝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0872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制造煙草加工業的過濾嘴的裝置
- 下一篇:一種高濃度含砷廢水的處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