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醫用X射線CT劑量測量模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608426.1 | 申請日: | 2012-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703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0 |
| 發明(設計)人: | 陳榮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建安檢測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T7/00 | 分類號: | G01T7/00;G01T7/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醫用 射線 ct 劑量 測量 模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測量工具,尤其是涉及一種醫用X射線CT劑量測量模型。
背景技術
現有的醫用X射線CT劑量測量模型的頭模為一個有機玻璃圓柱體,在有機玻璃圓柱體橫截面上的中心和12點、3點、6點、9點五個位置分別有個直徑為1cm的孔,測試時將約10cm的長桿電離室插入其中某一個孔,其它四個孔用有機玻璃棒填充,這樣依次更換孔,完成五個位置的劑量檢測。每次測試完一個位置,就需要檢測人員進入CT機房拔出長桿電離室和另一個孔的填充棒交換位置;因為CT機房的門用鉛板制成,非常沉重,開關需要較大力量,每測完一個位置,需要進出機房,開關一次門,若每天完成多臺測試,檢測人員勞動強度較大。另外每次要拔出填充棒和長桿電離室交換孔,因為孔的直徑與棒或長桿電離室的直徑非常接近,插入時需要非常仔細,耗費較多時間,若不小心還會改變模體位置,影響到檢測結果。總之,現有的方法相對比較費時費力,若不小心還會影響結果的準確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醫用X射線CT劑量測量模型使用費時費力,還難以保證檢測結果正確性的問題,提供一種減少插拔次數,效率高,使用方便,提高檢測結果正確性的醫用X射線CT劑量測量模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醫用X射線CT劑量測量模型,包括頭模、長桿電離室、填充棒,還包括支座,所述的支座設有半圓形托架、若干滑輪,所述的滑輪在半圓形托架上間隔分布,所述支座還設有電機,所述的頭模為圓柱體形,所述頭模上沿圓柱體軸向設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一通孔中心軸與頭模中心軸重合,所述的第二通孔遠離頭模中心。將圓柱形模體外加一個旋轉控制系統,通過自動旋轉模體,讓長桿電離室自動移動到四個位置,減少人員進出機房次數,模體上只有中心和邊上兩個孔,檢測邊上4個位置的劑量時不需要拔出長桿電離室,避免了拔插電離室和填充棒時因不小心挪動模體位置影響結果的準確性,并提高效率。
作為優選,所述的支座設有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分別置于頭模兩端。頭模較長,為降低支座整體重量,將支座分成在頭模首尾兩端支撐的兩個小支座。
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半圓形托架上分別設有三個滑輪。其中第一支座的中間那個滑輪與裝在第一支座下方的電機連接,作為驅動頭模轉動的動力輪,其余滑輪均為從動輪。
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一支座上設有輻射感應器。利用輻射感應器感應輻射,感應到一次即給電機發送一次工作信號,使其帶動頭模旋轉,每次旋轉90°。
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減少插拔次數,使用方便;(2)提高了檢測結果正確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后視圖。
圖中:1、頭模??2、長桿電離室??3、填充棒??4、支座5、第一支座??6、第二支座??7、半圓形托架??8、滑輪9、電機??10、輻射感應器??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醫用X射線CT劑量測量模型,包括頭模1、長桿電離室2、填充棒3,還包括支座4,支座4設有第一支座5、第二支座6,分別置于頭模1兩端,第一支座5、第二支座6均設有半圓形托架7及三個滑輪8,滑輪8在半圓形托架7上間隔分布,支座4還設有電機9,第一支座5上設有輻射感應器10,頭模1為圓柱體形,頭模1上沿圓柱體軸向設有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第一通孔11中心軸與頭模1中心軸重合,第二通孔12遠離頭模1中心。
具體實施過程是,在用醫用X射線CT劑量測量模型測量位于頭模1的12點、3點、6點、9點四個位置的CT劑量時,先測量一個位置,之后輻射感應器10感應到輻射后發一次信號到電機9,電機9帶動滑輪8旋轉,滑輪8與頭模1摩擦并帶動頭模1旋轉90度,測量下一個位置,依次自動測量至最后一個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建安檢測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建安檢測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60842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